這個要根據案情分析,一般情況下改判不了,但上訴不加刑,可以上訴,上訴是不會加重刑罰的。一審敗訴后二審勝訴的希望是不一定的,主要是看有沒有新的證據和具體案情的。二審主要是看是否有新的證據,只有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才能有勝訴的把握。
審判監督程序與第二審程序的關系:
(1)提起的主體不同。第二審程序提起的主體是第一審程序中的當事人,而再審提起的主體是原審人民法院的院長、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2)審理的對象不同。第二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而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既可以是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也可以是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
(3)提起的理由不同。第二審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訴人主觀上認為第一審判決、裁定有錯誤,就可以提起上訴;而再審的提起,是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的規定,確有錯誤,方可決定是否開始再審程序。
(4)提起的時間不同。第二審是第一審的繼續,上訴期限有一定的限制。當事人對第一審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5日;當事人對第一審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期限為10日。而再審程序的提起時間,行政訴訟法未作具體規定。
(5)審理的法院不同。第二審人民法院必須是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再審案件,既可以由原法院審理,也可以由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審理,還可以由更高的人民法院提審。
刑事上訴狀遞交二審法院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嚴格的上訴期限,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時必須遵守的法定期限。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必須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判決書10日內,向原審人民法院或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訴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裁定,提出上訴的期限為5日
二審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法院批準或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要是在刑事二審上訴之前對于相關的勝算不太清楚,不妨在線咨詢一下律霸網在線律師進行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產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1-01-02非法行醫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2021-02-03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