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的個人債務按常理來說應該是由一方自己承擔,但是有沒有可能婚前個人債務在后婚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呢?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案情】
郭某與左某(女)經人介紹相識戀愛,于1997年10月登記結婚,婚后因家庭生活瑣事,夫妻之間時有矛盾發生,致夫妻關系不睦,1999年12月雙方在民政部門協議離婚,后兩人又一直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2007年5月郭某因病需住院進行手術治療,于是借了7萬元的債務。2007年9月郭某與左某在民政部門補辦了結婚證。2008年10月份,左某向法院起訴離婚,法院判決駁回,但此后夫妻感情并沒有改善,左某于2009年6月又向法院起訴離婚,審理期間,郭某同意離婚,但要求左某共同承擔7萬元的債務,左某不同意承擔。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該7萬元的債務是作為郭某一方的婚前個人債務還是作為夫妻共同債務,產生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該7萬元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雖然兩人自1999年12月已離婚,郭某舉債時,兩人并沒有辦理復婚手續,但兩人自1999年12月至2007年9月一直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而且2007年9月,兩人在民政部門履行的是補辦結婚證手續,而非履行復婚的手續。補辦結婚證的,婚姻關系應從雙方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兩人自1997年就符合了結婚的實質要件,故郭某舉債時雙方還是夫妻關系,該債務應共同承擔。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7萬元債務是郭某婚前個人債務,應由郭某自己一人償還。因為1999年12月兩人已經辦理了離婚登記,此后至2007年9月才又登記結婚,那么2007年5月,郭某舉債7萬應視為一方婚前債務,該筆債務不符合我國婚姻法對一方婚前個人債務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情形的具體規定,不能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現行法律對婚前債務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
對于婚前個人債務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問題,《婚姻法》沒有規定,但2003年最高法院的《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3條有規定,“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債務向債務人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在1993年最高法院制定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第18條規定“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等財物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為購置財物借款所負債務,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司法實踐中,婚前個人債務轉化為婚后共同債務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一方婚前按揭貸款買房,婚后夫妻雙方共同居住或共同使用的,可以轉化婚后共同債務;2.一方婚前舉債購置大量結婚用品,婚后為夫妻雙方共同生活所需要時,可以轉化為婚后共同債務;3.一方婚前借款裝修房屋時,該房屋供夫妻婚后共同居住或共同使用的。
由以上的法條可見一斑,我國現行婚姻法對婚前債務轉為共同債務立法是從保護債權人的角度予以確立的,而且規定得非常簡單,對債務人配偶應當承擔怎么樣的責任等沒有具體的規定,這樣簡單的規定也很不完善,司法實踐中也很難操作,實踐中由于法官理解的差異,使得案件判決結果很難達到公正性、統一性。
二、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方法。
離婚案件中,一些當事人為了減輕自己償還個人債務的責任,偽造證據予以證明該債務已轉化為共同債務,甚至有人直接偽造婚前個人債務,妄想加重另一方當事人離婚的負擔。為了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司法實踐中須結合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的概念、特征以及債的相對性原則,嚴格把握并慎重處理債務轉化的情形。
(一)嚴格婚前債權的舉證制度
設立婚前債務轉化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護善意債權人的利益,但在現實中也存在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惡意串通的情形。對此,為了保證婚姻另一方當事人的利益,要求主張債權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對于有充分證據證明或債務人配偶承認的,才能支持債權人向債務人配偶主張權利。
借款行為發生時,債務的擔保是基于婚前借款人的個人信賴,而非基于當事人的婚姻關系;當事人的配偶往往是被動的,很多借款人是在將來的配偶不知情的情形下進行借款(這種現象特別是在經濟較不發達的農村比較常見)。而當事人的配偶也往往是基于債務人財產外表現象與其結婚登記的。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債權人需提供充分的能證明“婚前所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證據。法官在審查這些證據時要對證據內容與形式、證據的證明力、證據的蓋然性上予以全方面、多角度的審查。總之,要從一方婚前債務與婚后共同生活的因果聯系來判斷,綜合審查債務人舉債的目的、用途以及婚后共同生活的需要等諸多因素。如果能夠認定一方婚前所欠債務與婚后夫妻共同生活確有必然的因果聯系,婚前一方所欠的個人債務即轉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2】
(二)債務人配偶只在實際接受財產或受益范圍內清償
如果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人所負的債務用于婚后共同生活中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配偶以夫妻共同財產中的份額予以清償。為了折中債權人與債務人配偶權益,債務人配偶承擔的債務宜限在實際接受財產或受益范圍內。這樣可以平衡債權人與債務人配偶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據現行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那么,債務人婚前舉債用于購買與婚后生活相關的財物,也應屬于債務人的婚前個人財產。如果債務人用借款所添置的個人財產未轉移到配偶名下的,那么債務人配偶受益的僅為這些個人財產的使用權益。對于易損耗的財物,如房屋裝修、日用電器家具等成為生活物質條件的,債務人配偶直接消耗、受益較為明顯,在讓債務人配偶應承擔債務時,還應考慮對這些財物現有的殘余價值因素。在債務人配偶之間沒有其他約定的情形下,債務人配偶一方承擔債務的總額應該是財物現有的價值的一半。
為了確保婚姻家庭財產關系的穩定,避免欺詐婚姻,除非債務人配偶在債務人借款時就知道此債務將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才應承擔償還債務的連帶責任,而且債權人對此也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如果債務人配偶在婚后知道或債權人催討后才知道的,債務人配偶只能在其接受財產或受益的范圍予以清償,不應承擔連帶責任。
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債務向債務人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婚前所負的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債務人配偶應在接受財物或享受利益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對于贈與或婚內約定等接受財物或受益的債務人配偶在清償債務后,有權利向債務人追償。
四、本案的處理意見。
本案中,左某對郭某住院治療花費9萬多元沒有異議,但是認為自家收入不菲,郭某的工資不低,郭某看病用的都是家里的積蓄,無需借債。而且,左某認為自己對所謂的債務不知情,也沒有共同舉債之意,堅決不同意承擔。
1999年12月郭某與左某確實辦理了離婚手續,雖在2007年9月雙方是以補辦結婚證為由申領了結婚證,但雙方對1999年12月辦理離婚的事實真實無異議,那么從1999年12月至2007年9月之間雙方并不是合法的夫妻關系,對郭某在2007年5月舉債7萬應理解為其婚前個人債務。該婚前債務是否因雙方于2007年9月登記結婚而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本人認為,該筆債務不符合現行婚姻法對債務轉化的相關規定,不屬于婚前債務轉化為共同債務的類型,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雖然該7萬元債務確實存在,但是該債務只是用于郭某本人的住院治療,并沒有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左某依法不應承擔該7萬元的債務。
以上就是本次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婚前個人債務婚后能否轉化為共同債務的內容,希望對您了解相關內容有所幫助。
:
婚前個人債務婚后怎么承擔
如何正確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
個人債務糾紛相關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0-12-10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委托代理
2020-12-10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計算
2021-03-13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