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糾紛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向人民法院起訴,在起訴過程中會進行舉證以支撐自己說法,那么借貸案件的舉證責任應該如何分配呢?律霸小編整理了借貸案件舉證責任分配的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由于借貸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多有親屬關系或同事、同鄉、同學、朋友等社會關系,在借貸形式上表現出簡單和隨意性。不簽訂書面協議或僅僅由借款人出具一張內容簡單的借據的情況較多,可以說借款手續不完備是民間借貸的一大特點,一旦發生糾紛,當事人有時很難舉出說服力很強的證據。民間借貸糾紛的審理重點在證據的確認,這也是審理的難點,而證據確認的難點,在于舉證責任的分配。只要確認了主要證據,就能最大限度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原告提交的借據,被告不予認可,否認借據上的簽名系被告所簽時,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如何分擔?審理中常常要求某一方當事人申請鑒定。對申請鑒定義務承擔問題,司法實踐中做法不一,有的讓被告承擔,也有的讓原告承擔。導致這一情形產生的原因在于不能分清舉證責任的負擔問題。在借據上的簽名無法鑒定或鑒定不出真偽的情況下,就極有可能將不利后果不適當地分配給不應承擔舉證不能后果的一方當事人。
有人主張原告承擔舉證責任,其理由是出借方不僅要對借貸內容負有舉證責任,同時還應對借款人是誰負有舉證責任。因此,應由原告申請鑒定并承擔由此引起的相應法律后果。
也有人主張由被告負責對筆跡申請司法鑒定,以證明自己的抗辨事由。其理由是訴訟過程中,舉證責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原告甲提出了主張,并提交了簽有被告名字的借條,就已完成了舉證責任,被告乙否認該條據的真實性,稱非其本人書寫和簽名,應相當于其提出了“該證據系原告偽造”的主張,那么被告就應就其主張提供相應的證據,這時的舉證責任應轉換給了被告,由被告就借條上的簽名及書寫內容與被告本人的簽名及書寫習慣是否一致申請司法鑒定。
筆者認為確定舉證責任的分擔應當充分理解《證據規定》第7條規定,該規定內容是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一、依據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舉證責任由原告承擔,窮盡原告的舉證責任
原告系實體權利的主張者,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應窮盡舉證責任。被告對原告所提供的借據不予認可,否認借據上的簽名系被告所簽,不一定必然要求某一方當事人申請鑒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對遇到的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法院才委托專門機構鑒定。可見,確定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時思路要寬一些,要注意到證據書證只是證據種類中的一種。根據案情,雙方發生借貸關系時,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在場的,可由原告申請,法院通知證人到庭作證,由證人當庭陳述與本案有關的事實,由證人對借條辨認;又如原告向被告主張債權時,有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在場,被告承認有此筆借款;再如有借款協議、匯款憑證、手機短信記錄或有錄音等視聽資料的。以上情形,法院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確定原告繼續承擔舉證責任,如原告的證據形成證據鏈,能夠證明其主張,就可認證 ,最終認定案件事實。但如果經本輪舉證仍然不能認證,必須進行筆跡鑒定的,法院可另行明確舉證分擔。
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舉證責任的分擔
如果原告提出的借條就是一份孤證或有其他原因,必須要進行筆跡鑒定,根據公平原則,一般情況下,法院應將舉證責任分配給被告,在特殊情況下,分配給原告。就是說把舉證責任分配給與證據距離近而且能夠控制證據的一方當事人,而不分配給與證據距離遠又不能控制證據的一方當事人。為什么一般情況下,法院應將舉證責任分配給被告?具體而言,從司法鑒定的特殊要求來看,進行筆跡鑒定,都需要提取異議人的筆跡進行對比。筆跡鑒定,由于人的書寫習慣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會有差異,加上異議人為了逃避鑒定,在提供書寫材料時往往會有意識避免與對方提供證據上書寫習慣的同一,給鑒定機關的鑒定制造困難,鑒定機關為了鑒別真偽,往往要求提供異議人與該證據同一時期書寫的相關書面材料和異議人的簽名。如果法院將申請鑒定責任分配給原告,而原告在占有被告本人書寫和簽名的材料方面明顯可能性小,甚至除了該證據外無法找到被告本人簽名和書寫的相關材料。在此情形下,如果僅讓被告配合提供同時期的材料時,則被告可能會為了逃避鑒定而找出諸如“我當時就沒寫什么字”或“當時書寫的材料沒有保存,無法提供”等等理由予以拒絕。而在沒有同一時期材料的情況下,只有異議人現在書寫的材料與需鑒定材料對比,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鑒定失誤的比率要大大高于有同時期材料的情況。而如果將申請鑒定的責任分配給被告乙,鑒定的預期結果被告心里最清楚,如果真是其本人所書寫和簽名,被告就很可能會放棄異議了,如果確實不是其本人書寫和簽名,那么,在法院將申請鑒定的責任分配給被告時,被告就會積極地配合鑒定機關搜集提供他本人同時期相關材料,這樣更有利于鑒定機關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鑒定結論,法官才能將造成錯案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為什么在特殊情況下,可將舉證責任分配給原告?如被告原系原告單位的職工,每月都在單位領取工資,有被告在同一時期在工資單上的簽名,又如,原告處有被告在同一時期的親筆信,被告在原告有同時期的其他合同書,等等。在上述情況下,原告能夠找到并能夠提交這些證據,法院將申請鑒定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原告更為公平合理。
以上就是本次律霸小編整理帶給大家的有關借貸案件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借貸糾紛中債權人和債務人的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p2p網絡借貸平臺有什么法律風險
民間借貸有什么優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如何數罪并罰
2020-11-23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