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和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判處。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犯罪事實,是指犯罪構成要件的全部事實。包括犯罪的主體是否為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還是過失,犯罪的動機、目的;犯罪的客觀方面,危害社會的行為、手段、危害社會的后果、行為和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等等。
2.犯罪的性質,是指什么性質的犯罪,應當確定什么樣的罪名。我國刑法分則根據犯罪行為的性質和社會危害程度,劃分了十大類不同性質的犯罪,并在每類犯罪中規定了各種不同的罪名,同時也相應規定了不同的刑罰。正確認定犯罪性質,是準確量刑的前提。 3.犯罪的情節,是指實施犯罪的具體情節,包括犯罪過程、手段等等,這也是人民法院在決定量刑時作為決定刑罰輕重的重要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兩種:第一種是法定情節,即法律規定的從重、從輕、減輕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如:犯罪形態中的預備、既遂、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此外還有累犯、自首、立功等情節。對于犯罪行為具有法定情節的,必須依法確定其量刑的輕重。第二種是酌定情節,不是法律中明確規定的情節,而是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和審判實踐,在量刑時予以考慮的情節。如犯罪動機、犯罪時的環境和條件、犯罪人的一貫表現、認罪態度等。 4.社會的危害程度,是指犯罪行為對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損害的程度。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一般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犯罪行為直接造成的危害后果。二是犯罪行為雖未直接造成危害后果,仍存在著潛在的危害。例如,犯罪行為足以造成火車傾覆、犯罪行為足以危害他人身體健康等等。根據不同的犯罪對社會的不同危害程度,我國刑法規定了不同的刑罰或者劃分了不同的量刑幅度。人民法院在對犯罪行為裁量刑罰時,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正確認定犯罪行為危害社會的程度。嚴格依法辦事,根據法律明文規定,來確定對于被告人是否要處以刑罰,處以何種刑罰以及適用刑期的長短等。在處理具體案件時,要根據具體案件應該適用的刑期來確定不同的量刑幅度,應當選擇與所犯罪行相應的量刑幅度。要根據犯罪的事實和情節,正確適用有關從重、從輕、減輕、免除刑罰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在決定量刑時,對犯罪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必須統一考慮,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準確的決定刑罰,做到罰當其罪,罪刑相當,不枉不縱。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