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庭審中申請回避程序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7條規定,回避有兩種:當事人申請回避和審判人員主動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是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根據《最高法院解釋》第47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決定。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申請人對駁回回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審判人員主動回避是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
回避的規定同時適用于其他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申請有關人員回避,是當事人所享有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對于審判人員及其他屬于回避對象的人員,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回避事由存在時,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回避案件的審判活動。
當事人享有回避申請權,是程序公正的內在要求,也是保證法院裁判公正性的必然要求。
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申請回避的事由,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作出是否準予回避申請的決定,當事人對法院關于回避申請的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一次。
二、司法實踐中理解和適用這一規定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時間問題。當事人申請回避原則上應當在開庭審理時提出。但是,有的情況下,回避的原因當事人可能在開庭以后才能發現或了解到,所以,在庭審結束前當事人也同樣可以提出回避的申請。《民事訴訟法》第46條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2、當事人申請是否必須書面提出。立法及司法解釋對此未作具體規定,筆者認為,為方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當事人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當事人口頭申請的,法院應當記入筆錄。
3、被申請人在回避申請決定期間是否參與案件的審理問題。這一問題法律規定的比較明確,即:在回避申請決定期間,被申請人暫停參與案件的審理活動,這是為保證訴訟公正所必要的;但在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比如需要采取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等措施的,如果被申請人停止這些工作,將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另外,在當事人對回避決定申請復議期間,被申請人不停止案件的審理活動。《民事訴訟法》第46條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4、審判人員明知當事人的申請具有正當理由而不作出決定回避的,可以按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的規定予以處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回避”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