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作出規定: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首先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第四十五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上述材料中被告沒有權利去申請回避的,因為根本不知道或者不能證明法官與原告是否有何種關系。
其次如果有權利申請,被告要求書面回復,是否書面回復還是口頭回復應該由人民法院決定根據民訴的第48條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回避”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同居關系財產,同居關系中的財產怎樣分割
2020-11-30如何打醫療事故官司
2021-01-17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