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限公司將其合法購進的"奔-馳"轎車向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輛綜合險,保險期限為一年。保險期限內,該車被盜,此后不久,個體戶王某買到此車。但被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沒收,原因是王某提供不出購買該車的合法手續證明。事故發生后,原車主依合同條款獲得85萬元賠償金。同時,保險公司取得前者的《權益轉讓書》,代位行使被保險人的一切追償權利。一年后,案件未偵破,但保險公司獲悉被盜車輛被某工商局沒收,于是提供相關的憑證證明,要求工商局返還該車,但遭到拒絕。保險公司隨即將工商局訴訟至人民法院。
審理結果
原告訴稱:我公司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額后依法取得該車所有權及代位追償權,該種權利并不因該車被盜或非法轉讓而改變。工商局在知道該車的合法所有者后,并在所有權擁有者提出返還要求時予以拒絕,此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告應承擔返還財產的責任。
被告辯稱:我局的處罰決定是針對沒有提供合法手續的王某作出的,王某既沒有申請復議,又沒有提起行政訴訟,說明我們的行政處罰完全沒有錯。本案尚未偵破,"奔-馳"車不屬有關退贓規定的范疇,我局不能擅自退贓。至于原告的損失應由盜車者承擔而不是我局。
法院認為,工商局依法作出的對"奔-馳"車輛予以沒收的處罰沒有過錯,被告不存在侵犯原告的合法權益。轎車失竊案尚未偵破,何人作案尚未查明,原告要求被告返還財產沒有法律依據。據此認定,法院判決原告敗訴。
案例評析
本案中,工商局沒收轎車的行為是具有法律依據的,保險公司依法取得的代位求償權也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護。因此,本案的關鍵所在就是原告有沒有對被告行使代位追償的權利,這就是牽涉到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時,是否會受到一定的約束的問題。在保險實務和律關系中,保險人代位追償權的行使和實現是以被代位的投保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為基礎的,保險人追償的對象應是與投保人有民事法律關系的第三者。在本案中,竊車犯侵犯了投保人的財產所有權,保險公司因此而受到一定的損失。法律上,其行使代位求償的對象應是造成其損失的第三者即竊車犯,保險公司無權要求工商局返還其財產。但是,本案偵破后,依照我國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已查明的贓物,原則上應當退回給失主,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才可依法取得其合法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合同協議書違法嗎
2021-01-03被收購的公司要注銷嗎
2020-11-11不還借款能否行使不安抗辯權
2021-01-29哺乳期婦女能拘留嗎
2020-12-16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廣州城中村改造應為蟻族留一條后路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