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分為哪幾種
1、自行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在訴訟過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時,主動要求退出刑事訴訟活動。
刑事訴訟法第29條確立了自行回避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是通過公安司法人員的職業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消除可能導致案件得不到公正處理的人為因素,使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自覺退出訴訟活動。
2、申請回避,是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們所在的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公安司法人員回避,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保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這一權利。按照我國1996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具有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因而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一樣,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3、指令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遇有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等有關組織或行政負責人有權作出決定,令其退出訴訟活動。指令回避是回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的必要補充。
根據申請回避是否需要提出理由,回避在理論上又可分為有因回避和無因回避兩種。有因回避又稱為附理由的回避,是指擁有回避申請權的訴訟參與者只有在案件具備法定的回避理由的情況下,才能提出要求有關公安司法人員回避的申請。無因回避又可稱為強制回避或不附理由的回避,是指有權提出回避申請的人無須提出任何理由,即可要求法定數量的司法人員回避,這種申請一旦提出,即可導致這些公安司法人員回避。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確立無因回避制度,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一般必須提供證據證明某一公安司法人員具有法定的回避理由。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回避”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公寓拆遷補償
2021-01-07房屋拆遷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是多長
2020-11-29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何種房產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
2020-11-24企業拆遷給員工補償依據是什么
2021-01-01是選擇“協議拆遷”,還是“征地拆遷”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