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些電視劇電影中,或者文學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州縣衙門的大堂兩邊,無一例外都寫有“肅靜”,“回避”等醒目字樣的虎頭牌。那是封建政權至高權利和神圣地位的象征,同時也是用來警戒和威懾老百姓的工具。而大老爺們之所以坐在這個大堂上,遠離普通的人群恐怕也是回避的結果。
回避制度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政治進步的象征之一。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早在人類文明最初發祥的夏商和周時期,統治階級任用官員的主要依據不是才能,而是看他們與統治者(君-子等王族)的血緣關系之親疏遠近。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一些有遠見有作為的君主開始做了一些在執政用人方面的探索,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以“用人唯賢”來補充以往“用人唯親”的不足。隨著形式的發展,這種制度也越搞越精細化,逐漸完善,使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下層人民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它開了我們國家用人方面回避制度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歷史上看,我國古代回避制度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這是回避制度的萌芽和確立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人類生產實踐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到來,私有經濟和商品經濟都產生了并得到快速的發展,但這同時也是群雄并起,諸侯爭霸的社會大變革大一統時期。各諸侯國要想站住腳跟并取得霸權,就必須“招賢納士”,吸引大量的人才來為自己服務,這樣的話就必須對本宗族成員的任用進行一定的限制,以便保證國家生有力量的強大,不斷輸入新鮮血液,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實力。這遂成為自兩漢開始形成的任官回避的先河,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湖筆制度的萌芽。
在秦國,商鞅推行的變法中也明確規定皇親國戚不建戰功不能入宗室官籍,這有力地限制了親屬為官,對提高封建官員隊伍的素質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漢代,許多的布衣也得以出將入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進步。汗出統治者在吸取了強-秦“二世而亡”的歷史教訓時,用人制度方面也采取了更嚴密的回避制度,其規定有:“宗室不宜點三河”(三河即王畿周圍的地方,天子腳下,具體指東河,內河,南河),“王國人不得宿衛”等。東漢的外戚宦官專權對其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