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偵查、檢察或審判人員或當事人有著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以至于對案件產生了先入為主的預斷或偏見,或者徇私舞弊、枉法追訴或裁判,那么案件的事實真相不僅得不到及時的揭示,而且還可能被該司法人員掩蓋起來,以至于釀成冤假錯案。建立回避制度,使與案件或當事人存有利害關系或其他有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關系的司法人員及時退出訴訟過程,將有利于案件得到公正、客觀的處理,避免刑事誤判的發生。
2、確保當事人在刑事訴訟中受到公正的對待。這是回避制度的程序意義。刑事訴訟不僅要產生公正的處理結果,而且要使當事人各方均受到公正的對待。這一訴訟目的要在刑事訴訟過程而不是在刑事訴訟結果中得到實現。為確保刑事訴訟程序的公正性,法律必須建立一種旨在使公安司法人員中立無偏的機制,回避制度即為這一機制上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確保那些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不當關系的司法人員及時退出訴訟的進程,當事人各方將可能免受其偏袒、歧視或其他不公正對待,從而平等地、充分地享受訴訟權利、參與訴訟活動。回避制度正是通過對司法人員中立性以及當事人各方的平等參與性的維護,來確保刑事訴訟過程的公正性的。
3、確保法律制度和法律實施過程得到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普遍尊重。西方訴訟理論中有一著名的箴言:“正義不僅要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都能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司法人員如果與案件或與當事人存有某種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特殊關系,或者當事人有根據懷疑某一司法人員有這種關系,那么這名司法人員將很難取得當事人各方的信任,他所主持或參與的訴訟活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也會受到當事人的懷疑。回避制度的實施,使當事人擁有對他們不信任的司法人員申請回避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當事人擁有對主持或參與案件偵查、起訴或審判的司法人員進行選擇的權利。這會消除當事人對司法人員的不信任感,有助于他們對司法程序和裁判結果的尊重和自愿接受,即使這種結果事實上對其不利。同時,回避制度的實施及其保障的程序公正價值,還可喚起社會公眾對法律制度和法律實施過程的普遍尊重,從而有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維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安置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