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保險中的委付,是指在推定全損的情況下,被保險人把保險標的物上的一切權利讓與保險人,以此來取得實際全損賠償利益的法律行為。在現代各國的海上保險法律與實務中,它是一項已得到普遍確認和適用的法律制度。我國《海商法》中規定的委付制度,既有別于英美國家,又不同于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有其獨到之處。一、委付制度之意義委付是海上保險中與推定全損制度緊密聯系的一項特別制度。基于海上風險的特殊性,推定全損制度使被保險人有權在保險標的的尚未構成實際全損而為避免全損發生將使被保險人在經濟上得不償失的情形下,得到全損賠償的利益。這使保險人對尚未產生的損失支付了賠償,令被保險人獲得了額外收益,顯然有悖于保險的“補償原則”。故此,為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而產生了委付制度,即被保險人取得推定全損賠償的前提條件是已將保險標的委付給保險人,否則便喪失索賠全損的權利(除非構成了實際全損),可見,委付的直接目的是欲取得推定全損的索賠權,為此,被保險人要付出放棄保險標的全部權利的代價。只有這樣,才符合保險補償原則。因此,委付具有雙重作用,即向保險人讓與保險標的的一切權利和義務,并在此基礎上向保險人要求按照全部損失賠償。二、委付之法律性質委付在法律上是一種制度,在當事人則為一種法律行為。但它究竟是單方行為還是雙方行為,在理論上存有爭議,各國法律界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筆者認為,我國《海商法》中規定的委付應為雙方法律行為,以下從法律行為的核心——意思表示的角度作出分析:1。委付的第一層意思表示是向保險人讓與保險標的的一切權利和義務。根據《海商法》第250條的規定:“保險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險人對委付財產的全部權利和義務轉移給保險人。”這表明,被保險人的委付行為并不能單方面產生委付財產權利義務移轉的法律后果,只有當保險人同意接受委付時,即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才使委付的第一層意思表示達到預期的法律后果。因此,委付在這個意義上說是一種雙方法律行為。這是因為委付財產不僅會給保險人帶來利益,隨之而來的還有義務,如沉船打撈、清除航道、支付救助報酬等。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有權拒絕承擔這些義務而不接受委付。2。委付的第二層意思表示是被保險人向保險人要求按全部損失賠償。《海商法》第249條第1款規定:“保險標的發生推定全損,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按照全部損失賠償的,應當向保險人委付保險標的。保險人可以接受委付,也可以不接受委付,但是應當在合理的時間內將接受委付或者不接受委付的決定通知被保險人。”可見,被保險人委付保險標的是取得推定全損索賠權的法定條件和義務,而對此保險人有“接受”或“不接受”的權利:如果接受了委付,保險人即取得了委付財產的一切權利,這時保險人便有義務對被保險人作出全損賠付,則使被保險人的推定全損索賠權得以實現;反之,如果不接受委付,表明保險人不愿受讓委付財產的權利并承擔由此產生的義務,這時,被保險人也就無權得到推定全損賠償。如果不是這樣理解的話,被保險人豈不因保險取得了大于保險標的本身價值的利益嗎?故從這層意義來看,委付仍然是一種須以保險人接受為成立要件的雙方法律行為。因此,我國法律規定的委付是一種雙方法律行為,其目的在于保護保險人的利益以平衡推定全損給被保險人帶來的利益。而日本和英國的規定與我國有所不同。據日本商法的規定,當保險人拒絕接受委付時,只要推定全損情況存在,被保險人仍能獲得推定全損索賠權。可見,委付表現為一種單方行為;英國法規定,只有得到保險人的承諾,委付通知書才能生效,被保險人的推定全損索賠權才能成立,但在遭到拒絕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以訴諸法院,若法院判定保險標的在事實上構成了推定全損,被保險人仍能獲得全損索賠權。所以,嚴格來說,英國法規定的委付制度既非雙方法律行為,又非單方法律行為,而是依承諾和判決生效的法律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
2021-02-10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