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檢察機關捕訴合一辦案規(guī)程(試行)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第7次·總第622次會議討論通過)
第一章 一般規(guī)定
第一條 【目的依據】為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和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確保捕訴合一辦案模式順利運行,實現辦案質量和效率的統一,根據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本市有關規(guī)定,結合檢察辦案實際,制定本規(guī)程。
第二條 【捕訴合一】捕訴合一辦案,是指檢察機關對本院管轄的同一刑事案件的適時介入、審查逮捕、延長羈押期限審查、審查起訴、訴訟監(jiān)督等辦案工作,原則上由同一辦案部門的同一承辦人辦理,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三條 【辦案部門】本規(guī)程所稱的“辦案部門”,包括本市檢察機關根據專業(yè)化辦案需要設立,承擔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等訴訟職能的刑事檢察部門,包括檢察一部(普通犯罪檢察部)、檢察二部(職務犯罪和商業(yè)犯罪檢察部)、檢察四部(刑事執(zhí)行檢察部)、檢察七(八)部(金融檢察部或者未成年人檢察部)等。
辦案部門在法律文書文號中,應當規(guī)范使用全市統一的部門簡稱。
第四條 【其他規(guī)定適用】本規(guī)程主要針對捕訴合一辦案后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作出規(guī)定;本規(guī)程未作規(guī)定的事項,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本市規(guī)定等規(guī)范性文件執(zhí)行。
第二章 受案分案
第一節(jié) 確定承辦部門
第五條 【確定承辦部門基本規(guī)則】對受理的適時介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案件,依次按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包括被害人為未成年人的案件)、刑事執(zhí)行檢察案件、金融(航運)檢察案件、職務犯罪和商業(yè)犯罪案件、普通犯罪案件的優(yōu)先順序,確定案件承辦部門。
第六條 【一案數罪、數人分案規(guī)則】受理案件涉及數罪或者數人的,只要其中有一罪或者一人屬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刑事執(zhí)行檢察案件、金融(航運)檢察案件或者職務犯罪和商業(yè)犯罪案件,則根據該罪或者該人,按照第五條的規(guī)定,對全案確定承辦部門。
第二節(jié) 確定承辦人
第七條 【確定承辦人基本規(guī)則】案件受理以后,應當采用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方式,依次按照下述規(guī)定確定承辦檢察官,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一)對于適時介入案件,一般應當由承辦部門受理后,通過統一業(yè)務應用系統,依據事先確定的輪案規(guī)則,隨機分案至本部門符合條件的檢察官承辦;特殊情況下,可以直接由部門負責人指定的符合條件的檢察官受理;
(二)對于提請批準逮捕、直接移送審查起訴案件,應當由業(yè)務管理(案管)部門受理后,通過統一業(yè)務應用系統,依據事先確定的輪案規(guī)則,隨機分案至承辦檢察官;
(三)對于已經分別根據第(一)(二)項確定承辦檢察官的適時介入、提請批準逮捕案件,對其后續(xù)的審查逮捕、延長羈押期限審查、審查起訴等,應當由業(yè)務管理(案管)部門將案件分配至原適時介入或者審查逮捕的檢察官承辦;
(四)對于移送審查起訴時變更案由,致使案件改變承辦部門的,應當由業(yè)務管理(案管)部門手動分配案件至原承辦檢察官;
(五)出現原案承辦檢察官調離訴訟辦案部門或者崗位以及其他不能繼續(xù)將同一案件分配至同一檢察官承辦的情形的,應當由業(yè)務管理(案管)部門將案件隨機分配至該部門其他參與輪案的檢察官。
第八條 【特殊情形確定承辦人規(guī)則】隨機分案以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承辦部門在統一業(yè)務應用系統中將案件分配至原案承辦檢察官辦理:
(一)分案處理的共同犯罪案件;
(二)在事實或者法律上存在關聯的案件;
(三)追捕、追訴的案件;
(四)不批準逮捕后重新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
(五)其他特殊情形需要指定辦理的。
第九條 【復議案件確定承辦人規(guī)則】對于不捕、不訴復議的案件,應當在承辦部門內排除原案承辦檢察官后隨機確定檢察官辦理。
對于不捕、不訴復議后改變原決定的案件,由承辦部門指定不捕、不訴復議案件承辦檢察官開展后續(xù)訴訟工作。
對于不捕、不訴復核后改變原決定的案件,由承辦部門另行指定檢察官開展后續(xù)訴訟工作。
第十條 【變更承辦人規(guī)則】除前述規(guī)定外,案件分配至承辦檢察官后,經審查認為需要變更承辦檢察官的,應當報分管檢察長批準。
第三章 案件辦理
第一節(jié) 適時介入
第十一條 【一般要求】檢察官開展適時介入,應當嚴格遵守法律規(guī)定,強化法律監(jiān)督職責,與偵查人員在各負其責、互相制約的基礎上,加強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切實做好偵查引導工作。
第十二條 【案卡錄入】辦理適時介入案件,檢察官應當根據統一業(yè)務應用系統的要求,將適時介入的案件信息和相關報告、請示、書面意見等,錄入或者上傳至統一業(yè)務應用系統。
第十三條 【介入意見的作用】在證據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檢察官適時介入時提出的意見,應當作為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的重要參考。
第二節(jié) 審查批準逮捕
第十四條【全面審查】審查批準逮捕應當著重圍繞證據采信、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對偵查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中列明的全部涉案人員、全部案件事實與罪名,逐一進行審查、評判。
第十五條 【審查方式】審查批準逮捕應當按照“訴訟化”的辦案要求,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偵查機關、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復核關鍵性定案證據,并記錄在案、隨案歸檔。
第十六條 【指定辯護】審查批準逮捕中發(fā)現犯罪嫌疑人有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之情形,但偵查機關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并依法向偵查機關提出糾正意見。
第十七條 【引導偵查】檢察官在作出是否批準逮捕決定的同時,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就后續(xù)偵查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并督促偵查機關落實:
(一)對批準逮捕的案件,認為證據尚存在瑕疵或者不足,需要進一步補正、補充、補強的,應當結合庭審指控需要,提出繼續(xù)偵查取證的意見;
(二)對批準逮捕案件中未予認定的涉案人員、事實或者罪名,應當評判其是否具有繼續(xù)偵查的可能,認為有繼續(xù)偵查可能的,應當向偵查機關提出繼續(xù)偵查取證的意見;
(三)對因證據不足不批準逮捕的案件,應當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補充偵查意見,列明需要查清的事實和需要收集、核實的證據等;
(四)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案情簡單且自愿認罪認罰的案件,在作出批準逮捕決定或者相對不批準逮捕決定的同時,可以建議偵查機關在指定期限內移送審查起訴。
第十八條 【延押審查】對偵查機關在原偵查羈押期限內未開展實質性偵查工作,仍報請延長偵查羈押期限的,應當提出不同意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的建議,報上級檢察機關決定。
第三節(jié) (不)捕后跟蹤監(jiān)督和引導偵查
第十九條 【一般要求】檢察官批準或者不批準逮捕后,應當與偵查機關采取機動溝通和定期通報相結合的方式,繼續(xù)做好跟蹤、督促、引導工作。
第二十條 【捕后跟蹤和引導】批準逮捕并建議偵查機關繼續(xù)偵查的,應當定期跟蹤繼續(xù)偵查情況;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一條 【存疑不捕后的跟蹤和引導】作出存疑不批準逮捕決定后,應當定期跟蹤偵查機關對補充偵查意見的落實情況,必要時參與偵查機關對重大、關鍵證據的收集、復核等工作。
對存疑不批準逮捕案件,偵查機關擬重新提請批準逮捕或者直接移送審查起訴的,應當要求偵查機關至少在擬重新提請批準逮捕5個工作日前,或者擬直接移送審查起訴10個工作日前,提交補充偵查取得的證據并聽取檢察官的意見。
經偵查機關補充偵查,仍證據不足的,可以建議偵查機關撤銷案件;符合逮捕條件的,應當建議偵查機關提請批準逮捕。
第二十二條 【督促移訴】批準或者不批準逮捕后建議偵查機關在指定期限內移送審查起訴,而偵查機關未及時移送的,應當了解情況;認為可以移送審查起訴的,應當督促偵查機關及時移送審查起訴。
第二十三條 【逮捕變更的監(jiān)督】加強對偵查機關變更逮捕措施的備案審查,如發(fā)現偵查機關變更逮捕措施不當的,應當予以糾正,并建議偵查機關重新提請批準逮捕。
偵查機關變更逮捕措施后不再移送審查起訴的,應當要求偵查機關說明理由;理由不當的,應當予以糾正,并要求及時移送審查起訴。
第二十四條 【記錄在案】對(不)捕后的跟蹤監(jiān)督、引導偵查工作,檢察官應當記錄在案,隨案歸檔。
第四節(jié) 審查起訴
第二十五條 【一般要求】檢察官辦理審查起訴案件,應當及時審查案件的管轄、羈押與否、難易程度、認罪認罰情況等,選擇適用相應的訴訟程序。
第二十六條 【簡案快辦】對于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案情簡單的認罪認罰案件,移送證據材料與審查逮捕時沒有實質性變化,且偵查機關已經根據檢察機關建議進行相關補充偵查的,應當簡化審查、快速辦理,不再單獨制作審查報告,但應當將審查中需要說明的問題記錄在案、隨案歸檔,審查起訴期限一般不超過10日。
第二十七條 【補充偵查】對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偵查機關未落實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的補充偵查意見的,檢察官應當了解情況,確有補充偵查必要的,應當要求偵查人員及時補充;無法在審查起訴期限內補充完畢的,應當依法退回補充偵查。
經上述退回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仍未補充提供有關證據,又重新移送審查起訴,檢察官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不起訴,無需再次退回補充偵查。
第二十八條 【變更強制措施】檢察官經審查認為,需要對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的(重大案件除外),可以自行決定;需要對犯罪嫌疑人變更逮捕措施或者對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的,應當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重大案件的范圍由各級院研究確定。
第二十九條 【偵訴不一辦案要求】檢察官改變偵查機關認定的內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審查報告中說明理由,并按照統一業(yè)務應用系統的要求錄入:
(一)增加或者減少犯罪嫌疑人的;
(二)增加或者減少犯罪事實的;
(三)增加或者減少罪名的;
(四)將重罪改為輕罪,或者將輕罪改為重罪的;
(五)改變犯罪數額、情節(jié)等,可能影響量刑檔次的。
第三十條 【簡案集中出庭】對于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適用速裁程序或者簡易程序審理的認罪認罰案件,可以根據人民法院集中開庭審理的工作安排,由非承辦檢察官集中出庭支持公訴。其他案件一般應當由承辦檢察官出庭支持公訴。
第四章 訴訟監(jiān)督
第三十一條 【追捕、追訴】檢察官認為遺漏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以及遺漏應當移送審查起訴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需要偵查機關提請批準逮捕、補充移送審查起訴的,應當向偵查機關提出追捕、追訴的建議,并予以跟蹤、監(jiān)督。
第三十二條 【立案、偵查活動監(jiān)督】檢察官在適時介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過程中發(fā)現偵查機關在刑事立案、偵查活動中的違法線索的,應當隨案開展監(jiān)督,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的,移送刑事訴訟監(jiān)督部門監(jiān)督。
第三十三條 【審判監(jiān)督】檢察官發(fā)現審判機關在審判活動中的違法線索的,應當隨案開展監(jiān)督,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的,移送刑事訴訟監(jiān)督部門監(jiān)督。
認為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裁定確有錯誤,依法需要提出抗訴的,由對該案提起公訴的檢察官辦理;發(fā)現已生效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依法需要提請抗訴的,由查明監(jiān)督事由的檢察官辦理。
第三十四條 【同類問題監(jiān)督】辦案部門在一段時期內或者同一類型案件辦理中,發(fā)現在證據標準、法律適用、政策把握等方面與偵查機關存在較大分歧的,應該及時向偵查機關通報,協商解決。
對于辦案中發(fā)現的各類監(jiān)督線索、已辦理的訴訟監(jiān)督案件,以及相應的證據材料,應當在原案辦結后5個工作日內移送刑事訴訟監(jiān)督部門,由刑事訴訟監(jiān)督部門定期梳理、分析,依法提出監(jiān)督意見。
第三十五條 【監(jiān)督事項辦理要求】辦案部門對需要移送刑事訴訟監(jiān)督部門處理的事項,應當制作移送線索文書并附相關材料,經業(yè)務管理(案管)部門登記。
未單獨設立刑事訴訟監(jiān)督部門的,上述監(jiān)督事項由承辦檢察官或者承辦部門依照規(guī)定處理。
第五章 監(jiān)督制約
第三十六條 【不捕、不訴決定程序及權限】擬作絕對不批準逮捕、存疑不批準逮捕、絕對不起訴或者存疑不起訴的,一般應當經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
經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檢察官仍認為應當作絕對不批準逮捕、存疑不批準逮捕、絕對不起訴或者存疑不起訴處理的,應當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三十七條 【聽證審查】對擬作相對不起訴處理的案件,在作出不起訴決定前,一般應當同時召集偵查機關、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訴訟代理人以及社會公眾代表,聽取其意見,作為是否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參考。
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但存在社會危險性爭議的審查逮捕案件,可以參照前款規(guī)定進行聽證審查。
第三十八條 【評查要求】業(yè)務管理(案管)部門應當結合捕訴合一辦案的新要求,依照《上海市檢察機關案件質量評查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的規(guī)定,開展案件質量評查工作。
對捕訴合一案件,應當在一審公訴案件辦結后啟動評查,對案件辦理的全流程進行全面檢查、綜合分析,根據評查規(guī)定和標準對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的辦理質量進行評定,并對案件形成整體質量評查報告。
第三十九條 【重點評查】對捕訴合一辦案中的下列案件,應當納入重點評查范圍:
(一)作出絕對不批準逮捕決定的案件;
(二)不批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審查起訴后,又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案件;
(三)《上海市檢察機關案件質量評查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規(guī)定的其他重點評查案件。
第四十條 【偵訴不一案件的評查】評查發(fā)現檢察官減少偵查機關認定的犯罪嫌疑人、事實、罪名,將重罪變更為輕罪,或者改變犯罪數額、情節(jié)等導致降低量刑檔次,未在審查報告中說明的,應當認定為瑕疵案件;處理結果確有錯誤的,應當認定為不合格案件。
檢察官增加偵查機關認定的犯罪嫌疑人、事實、罪名,或者將輕罪變更為重罪,獲得人民法院判決認可的,根據案件評查相關規(guī)定和標準可以認定為優(yōu)質案件。
第四十一條 【存疑不捕后公訴案件的評查】存疑不批準逮捕的案件,偵查機關移送審查起訴后,在證據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同一檢察官基于同一事實又決定提起公訴,并得到人民法院判決認可的,除檢察官在審查逮捕時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形外,一般不將該審查逮捕案件認定為不合格案件。
第四十二條 【除外事由一】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后,出現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改變原審查逮捕決定、捕后不訴、訴后撤回,或者訴判不一影響定罪或者量刑檔次的,不應當認定為不合格案件:
(一)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或者司法政策發(fā)生變化的;
(二)證據發(fā)生重大變化的。
第四十三條 【除外事由二】案件審查過程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后,被改變原審查逮捕決定、捕后不訴、訴后撤回,或者訴判不一影響定罪或者量刑檔次的,如果原處理決定系檢察官根據上級檢察機關意見,或者在審查中已經盡到充分、審慎的注意義務后作出,不應當認定為不合格案件:
(一)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規(guī)定不明確的;
(二)對同一事實、證據的認定或者同一法律的適用,有重大、合理的認識分歧的。
第四十四條 【除外事由三】案件雖然訴判不一,但未影響定罪和量刑檔次的,如果檢察官在審查中已經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不應當認定為不合格案件。
第四十五條 【注意義務的認定】對本規(guī)程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的案件,由本院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綜合下列情形,認定檢察官是否已經盡到充分、審慎的注意義務:
(一)案件提請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并充分聽取、分析會議意見;
(二)對案件涉及的專業(yè)性問題、專門性問題,咨詢、聽取有關專家或者專業(yè)機構的意見;
(三)充分聽取和分析評估偵查機關、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以及其他涉案人員、單位的意見;
(四)開展必要的風險評估、息訴維穩(wěn)工作;
(五)審查報告中對分歧意見、訴訟風險等進行充分地預判、分析和論證;
(六)其他可以認定檢察官已經盡到充分、審慎的注意義務的情形。
對本規(guī)程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案件,檢察官在辦案中對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法律適用、息訴維穩(wěn)等方面可能或者已經存在的分歧意見和訴訟風險,在審查報告中進行了充分、合理的論證、分析和說明,并基于該論證、分析和說明作出處理決定的,本院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可以認為檢察官已經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
第四十六條 【個案評鑒】捕訴合一辦理的案件符合個案評鑒情形的,應當根據相關規(guī)定啟動評鑒,確定是否需要檢察官承擔司法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參照辦理】職務犯罪案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參照上述規(guī)定辦理,另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
第四十八條 【試行時效】本規(guī)程由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討論通過,自下發(fā)之日起試行,試行期限為一年。試行期間由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九條 【試行變更】本規(guī)程試行期間,有新的規(guī)定出臺的,執(zhí)行新的規(guī)定;需要修改的,由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此次的全部分享,如果你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對女方家庭冷暴力離婚有什么補償
2021-02-05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