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代持在當代企業發展中其實是普遍存在的,有些人雖然有錢,但在投資一些比較好的企業時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就是條件不滿足,無法進行投資持有該公司的股權。而這個時候往往就會讓一些有資格的人代為持股。不過股權代持會產生一定的風險,那么股權代持人的風險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股權代持的法律風險主要來源于其實際出資人(即“隱名股東”)與工商登記的股東(即“代持股人”或“顯名股東”)的不一致。隱名股東雖然向公司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但股權卻未登記在其名下,其在法律上不能當然地被認定為公司股東。隱名股東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被否定的風險
可以說《公司法司法解釋(三)》在原則上認可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但認為股權代持協議當然有效則是一種誤解,因其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中明確規定“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也就是說,如存在《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的情形,股權代持協議將被依法認定為無效。
此外需引起注意的是,本條僅僅明確了股權代持協議的合法地位,但并未明確實際投資人的合法股東地位;明確了依照股權代持協議保護實際投資人的投資權益,但對于實際投資人能否享有股東權益問題,仍然規定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執行。
實踐中,股權代持協議違反《民法典》規定的情形還有:公務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規定,以股權代持的形式經商的;外商為規避外資準入政策,通過與境內企業或個人簽訂股權代持協議,以隱名股東身份投資于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和政策禁止或限制外商進入的行業的;隱名股東規避我國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以顯名股東名義對目標公司進行投資的。
(二)顯名股東惡意侵害隱名股東權益的風險
在一般的股權代持關系中,實際出資人隱于幕后,名義股東則接受隱名股東委托,在臺前代為行使股東權利。面對各種誘惑,顯名股東很可能違反股權代持協議之約定,侵害隱名股東利益,其主要情形包括:名義股東不向隱名股東轉交投資收益;名義股東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經協商);顯名股東擅自處置股權(轉讓、質押),等等。
(三)隱名股東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無法向公司主張權益的風險
雖然《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原則上肯定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但投資權益并不等同于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隱名股東如果想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法律認可的股東,光憑一紙代持協議是不夠的。根據司法解釋,必須經過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方可向法院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之后,隱名股東才能夠成為顯名股東并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四)顯名股東的債權人針對顯名股東股權強制執行的風險
在股份代持結構之下,股份登記在顯名股東名下,其在法律上將被視為顯名股東的財產。如果有第三人(主要是顯名股東的債權人)獲得針對顯名股東的法院生效判決,該第三人極可能提出針對代持股份的執行請求。在這種情形下,隱名股東能否以其系實際出資人為由對抗該第三人的執行請求(提出執行異議)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因而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作為股權代持人,其實也就是名義股東,這與實際股東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很多時候股權所得的收益,其實都是由實際股東享有,但此時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的該公司的股東卻不是實際股東。對于股權代持人的風險,上文中已經作出了介紹,希望能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新三板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瑕疵股權轉讓價款約定不明時,該如何認定?
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包括哪些
2020-12-16車輛被人為損壞調解不下怎么辦
2021-01-05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