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后簽的合同的效力是怎么規定的?
事后補簽的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就是有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二、合同生效的基本條件是什么?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三、合同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四、簽訂合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平等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的規定,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訂立合同的原則。
2、自愿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的規定,民事活動除法律強制性的規定外,由當事人自愿約定。
3、公平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具體包括:
1、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
3、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當然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先等合同簽好了,然后再履行相關義務,但是這種先履行義務后簽合同的民事行為是有效的。不過要注意合同的內容、形式及訂立合同的程序不能違反法律規定,比如合同的內容侵犯第三人合法利益的就是無效的。
合同法解釋三買賣合同的成立及效力有哪些內容?
合同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規則是什么
購房合同的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