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智力障礙殘疾人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
智障人違法怎么判刑
智障人士根據智障的程度不同,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如果智障人士觸犯刑法條款,根據其智障的嚴重程度、以及造成損害的大小,應當予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甚至不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并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并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簡言之,民事行為能力為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提供了現實性。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地以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
我國《民法總則》規定,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處的“視為”是指法律擬制,也就是本來沒有達到一般的條件,但是法律授權與達到一般的條件一樣的法律效果。并且這種情況不會隨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一經達到條件就自然的延續下去,除非出現一般條件下的改變行為能力的情況。
智障是沒有民事行為的人,那么做出的事情,是不需要付法律責任的。但是如果是完全沒有民事行為的人,會根據案情進行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智障人應該有監護人,被監護人犯錯,那么監護人也是需要根據情節進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殘疾人教育條例有哪些規定?
我國對于殘疾人拆遷優惠政策都有哪些呢
合同的分類和形式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