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有效合同,受法律保護。那哪些合同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的,合同生效又應具備哪些條件?這些問題我們會在下文一一的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哪些合同是無效的
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六)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七)當事人主體不合格的合同;
(八)內容不合法的合同;
(九)無效代理訂立的合同。
二、合同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行為人在締約時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或者義務的能力。合同作為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有資格訂立;不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訂立的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但不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通過其法定代理人訂立合同。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訂立合同的行為人具有訂立合同時相應的意思表示能力,而非指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也就說明,行為人可以是合同的當事人,也可以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即行為人可以與合同的當事人為同一人,也可以出現不一致的情形。
(二)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即意思表示的行為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當事人的內在意志和外在意思一致即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此要件是針對合同的目的和合同的內容而言的。合同的目的是當事人締結合同所欲達到的一種效果。合同的內容是指合同中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縱使合同的生效的其他要件都具備,但因合同的目的或內容違反了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也會使合同歸于無效。雖然我國的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則,即當事人可自由協商確定合同的內容,但是當事人的自由不能超出法律的限制。
為了避免簽訂無效的合同,合同當事人最好先了解下合同的內容有哪些以及簽訂合同時應注意哪些事項。那如果還是簽訂了無效的合同該怎么辦呢?這就需要問問專業的律師了,也可以請律師幫忙解決此類糾紛。
擔保合同無效的責任承擔
哪些行為造成合同無效?
什么情況下抵押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所有權本身具有的特性
2020-11-1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