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活中,法律為了保障勞動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要求員工與公司必須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有一定的期限,仍與公司有勞動關系,公司合同到期沒續簽后果是什么?是所有員工都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與您一起探討。
未及時續簽勞動合同,如果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未能及時續簽時常見的幾個問題
1.勞動合同到期,是否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到期時間,即為該勞動合同的終止時間,用人單位繼續與勞動者保持勞動關系的,應當重新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未續簽勞動合同但勞動者繼續工作是否認為原來的勞動合同持續有效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十六條的規定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249號)規定,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工作的,用人單位未提出異議,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而不等于雙方之前簽訂的書面勞動合同持續有效,也不等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按照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續簽了一個新的勞動合同,而是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
3.若勞動合同到期,公司及勞動者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責任應該由誰承擔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若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未意識到續簽勞動合同,則雙方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二倍工資。
4.勞動合同到期,不再續簽勞動合同,公司應該怎么跟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終止勞動關系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情形外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理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笨芍瑒趧雍贤狡?,不再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解除勞動關系,須要做到:
第一,告知勞動者勞動合同到期,不與其續簽勞動合同;
第二,向勞動者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載明終止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三,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相應的檔案、社保關系轉移手續;
第四,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與公司存在實際的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重視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以保障權益。公司合同到期沒續簽會產生很多后續的問題,對于勞動雙方都是有很大影響的。簽署勞動合同是法律規定的,如果到期,必須要及時續簽,或解除勞動關系。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屬于什么案件
2020-12-14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