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些合同是一成立就生效,因此讓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合同成立了就生效。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合同的生效有一定的條件限制,那究竟合同生效的條件都有哪些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合同生效的條件有哪些
《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具體言之如下:
1.行為人在締約時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或者義務的能力。合同作為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有資格訂立;不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訂立的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但不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通過其法定代理人訂立合同。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訂立合同的行為人具有訂立合同時相應的意思表示能力,而非指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也就說明,行為人可以是合同的當事人,也可以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即行為人可以與合同的當事人為同一人,也可以出現不一致的情形。
2.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即意思表示的行為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當事人的內在意志和外在意思一致即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此要件是針對合同的目的和合同的內容而言的。合同的目的是當事人締結合同所欲達到的一種效果。合同的內容是指合同中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縱使合同的生效的其他要件都具備,但因合同的目的或內容違反了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也會使合同歸于無效。雖然我國的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則,即當事人可自由協商確定合同的內容,但是當事人的自由不能超出法律的限制。
二、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根據《合同法》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生效。合同生效的時間,因合同的種類不同而有所區別。不要式合同,以受要約人表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為合同生效時間。要式合同,須雙方依法定形式辦理特定手續后,還必須交付標的,合同才告成立。書面合同生效的時間,有兩種情況:一是法律或者當事人對合同生效的程序無特別規定或約定的,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生效。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生效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生效。二是法律或者當事人對合同的成立的程序有特別規定或者約定的,完成規定或者約定的時間,是合同生效的時間。
合同要想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則就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主體合格、內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實,否則的話該合同就是無效的。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我們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耐心為您解答法律問題。
合同的成立與生效有什么區別
合同要約的生效要件有哪些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