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在確定事務之后簽訂的民事協議書中的一種,但是合同的生效時間是一個值得大家注意的問題,這在我國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下面大家就跟律霸網站的小編一起來具體了解了解合同生效的時間規定是怎樣的吧。
一、合同生效的時間規定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是對合同生效時間的規定。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約束力。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當事人應當依合同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當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對內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循合同的規定,依誠實信用的原則正確、完全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違反義務。在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時,當事人必須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能變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生效后產生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對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產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這一效力表現,稱為合同的對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侵犯當事人的合同權利,不得非法阻撓當事人履行義務。
3.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當事人違反合同的,將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強制措施使當事人依合同的規定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補救。對此本法第七章作了規定。
二、什么樣的合同才能生效?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三、合同什么時候產生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條對合同何時生效作了兩層規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就是說,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時成立?根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例如買賣合同,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的生效沒有特別約定,那么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也就是說,某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的生效要經過特別程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這是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例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規定,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希望律霸網站小編的編輯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若是大家對于合同成立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不妨到我們律霸網站上找尋專業的律師進行相關的咨詢和了解。
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包括哪些
合同的成立與生效有什么區別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