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有改定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怎么辦?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200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第16條規定:“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準適當減少”。
調整違約金實務中經常遇到,但對“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卻聚訟盈庭,莫衷一是。有觀點認為,違約方對于守約方因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往往很難掌握,故守約方需要證明約定違約金的合理性,即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導致的實際損失和其遭受的可得利益損失總額及必要的交易成本。
二、占有改定是什么意思?
占有改定是觀念交付的一種。財產出讓人將其特定財產讓與他人,同時又與受讓人約定債權關系并依此仍保留對該財產實際占有的復合法律行為。占有改定通過讓與財產的物權行為和約定占有的債權行為形成了雙重占有:出讓人對物的直接占有和受讓人對物的間接占有;同時又意味著完成了兩次擬制交付:基于物權變動的交付和基于債務(如租賃)履行的交付。這一過程雖不含有實際交付內容,但卻具有物權變動和履行交付的雙重法律意義。占有改定制度源自德國民法,后為許多大陸法國家的民法所確認,它為現代社會民事活動提供了靈活便利的交易形式。
三、占有改定的要件
1、讓與人與受讓人達成移轉動產所有權的合意。一般通過買賣或讓與擔保的設定,使受讓人取得動產的所有權。
2、讓與人成為占有媒介人,從而繼續占有動產。動產所有權雖已轉讓于受讓人,但讓與人仍然是動產的現實直接占有人,占有改定的產生在于經濟實踐中經常發生的一種混合交易,所有權人將一項動產出賣給買受人,而買受人同時又將該物出租給出賣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出賣人既可以獲得賣價,又可以獲得使用該物的權利;而買受人既可以獲得物的所有權,又可以獲得租金。同時滿足雙方當事人的需要,將法律關系簡化,確定為占有改定制度。可見,受讓人之所以同意以占有改定方式受讓該動產,在于能使讓與人繼續直接占有、使用該物;如讓與人以占有改定方式繼續間接占有,則此目的難以實現,只能成立指示交付。
3、通過特定契約使受讓人獲得間接占有。此處的特定契約并非訂立單純的無法律關系存在的間接占有契約,而是達成租賃、借用、保管、讓與擔保等特定法律關系的合意,否則,抽象的改定不能使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故不能使其取得所有權。特定契約標志著占有媒介關系的產生,讓與人正是基于特定契約才得以繼續占有已經出讓的動產。就占有改定的效力而言,它雖然作為觀念交付的一種,但仍是交付方式之一,應產生與直接交付相同的效果,標明物權的移轉。雖然占有改定的公示性欠缺難以反映出權利真相,但在與物權移轉相關的風險負擔上卻與直接交付的處理原則相同。雖然讓與人仍然繼續占有動產,但當動產非因為讓與人的過錯而滅失時,由于受讓人是真正的權利人,此時風險責任應由其承擔。風險責任移轉的時間,應界定在雙方合意達成占有改定的契約生效之時。假若該契約無效,則不產生占有改定的效力。
占有改定原本也是對某一物品的買賣達成的協議,只不過按照雙方的約定,要到了一定的期限之后才會完成對該物品的實際交付,可是有些人在到了時間之后又因為各種因素不想出賣當前的這一物品。這無異于是違約,但違約金過高的情形下,雙方能夠私下協商調整也是最好的。
占有改定規定是怎樣的
占有改定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201201910141636
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廈門大學,良好的法律功底,嚴謹求實的態度,把每一個委托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離婚案件必須審理探視權嗎
2020-12-29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