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民事活動,很多生產廠家都通過代理的方式銷售商品。為了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雙方會簽署一份代理商合同。里面將代理期限、代理權限等事項寫清楚。如果合同條款存在重大誤解,很容易導致矛盾和爭議。那么,如何解決代理商合同糾紛?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律霸小編了解下。
一、如何解決代理商合同糾紛?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合同糾紛如何選擇管轄地?
1、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3、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4、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5、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由此可見,廠家和代理商之間發生合同糾紛的情況比較常見,主要原因就是合同條款不清。解決代理商合同糾紛,通常有幾種辦法,包括雙方協商、找工商行政部門調解、向仲裁委員會發起仲裁及提請民事訴訟等。對于雙方來說,最好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友好解決,合同條款不清的,可以簽一份補充協議。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司法解釋
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31省份最低工資調整具體標準
2020-12-21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