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佛山律師 定西律師 天水律師 鐵嶺律師 池州律師 宿遷律師 海東律師 東營律師 鷹潭律師 資陽律師
合同的簽訂具有法律效應,能使其人身財產避免受到侵害,所以一定要清楚有關合同履行制度的重要意義。合同是一種具有法律效應的能明確約束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一種書面化協議,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它是一種保護、一種責任,所以合同履行制度的意義尤為重要。
我國合同法第122 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我國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對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問題作出規定。[1]責任競合現象是伴隨著合同法和侵權法的獨立就已經產生的現象,是法律無法消除的客觀存在。我國采用允許競合和選擇請求權的制度,不僅是總結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的結果,而且是對世界上先進立法經驗的吸收和借鑒。由受害人選擇請求權,選擇對其更有利而對加害人不利的方式提起訴訟和請求,既充分尊重了受害人的意愿,同時也可能加重不法行為人的責任,有利于對受害人的保護。
一、民事責任競合的概念分析
由于現代法律均為抽象規定,并從不同角度調整社會關系,因此時常發生因一事實符合數個法律規范的事件,致使這些規范都可以適用該事實的現象,在學說上稱之為規范競合。由于規范競合之存在,當事人的同一行為可能依不同的規范應承擔數個不同的法律責任,這就是所謂責任競合。“責任競合和規范競合常常是相似的,它們是從不同的角度研究競合現象的。”[3]責任競合既可能發生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如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也可能發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門之間,如侵權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的競合。對于責任競合,如果站在受害人(即權利人) 的角度講,因不法行為人行為的多重性,使其享有因多重性質的違法行為而產生的多重請求權。此時,受害人通常不能得到重復救濟,而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請求權以期救濟。
民事責任競合指的是同一違法行為雖然符合多種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可以成立幾種民事責任,但受害人只能選擇其中之一而請求。[4]它不同于民事責任的聚合。后者是指不法行為人實施某一違法行為,違反一項民事法律規范,但依法應承擔多種民事責任。[5]比如違約場合的強制履行、支付違約金乃至賠償損失三種責任方式的并用。我國《民法通則》第134 條第2 款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即確立了民事責任聚合的一般原則。
民事責任競合具有以下特征:
1、不法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不法行為。數人共同侵害他人或實施共同危險行為,也是一個不法行為。如果行為人實施數個不法行為,不論其所違反的法律規范是否相同,均不屬于責任競合,而應當分別承擔責任。
2、同一不法行為違反兩個或兩個以上民事法律規范。構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民事責任之競合,就其本質而言是由于民法的各個部分之相對獨立與分離造成的。“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分離是因合同法與侵權行為法的分離所產生的。”
3、數個民事責任相互沖突。這些民事責任不能相互吸收或同時并存,因此,不法行為人只就其所實施的一個不法行為承擔一個民事責任。第四,請求權的競合。這與責任競合具有共同的內容,只是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前者是從受害人方面進行觀察,而后者是從不法行為人的角度進行觀察。無論是否允許受害人有選擇請求權,都不能在法律上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沖突的選擇權,而只能實現一個選擇權。
二、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別
違約的民事責任與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最基本的兩類民事責任。在民事法律領域,責任之競合也主要發生于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間。所謂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競合,是指不法行為人的同一行為既違反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符合違約責任之構成要件,又違反侵權行為法的有關規定,符合侵權責任之構成要件,因此而產生違約的民事責任與侵權的民事責任相互沖突的現象。這兩種責任都以賠償損失為主要內容,因此債權人不能雙重請求,只能主張其一,以防其獲得不當得利。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在我國法律上經常發生于買賣、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貨物運輸、租賃、服務、贈與、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等合同場合。[7]
盡管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但這并不能抹煞兩類責任之間的區別。由于兩類責任在法律上存在著重大的差異,因此對兩類責任的不同選擇將極大地影響到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依合同法提起合同之訴,還是依侵權法提起侵權之訴,將產生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它們的主要區別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歸責原則不同。合同責任奉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具體體現在合同法第107 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侵權責任以過錯責任為原則,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才實行無過錯責任或公平責任。
2、舉證責任不同。在違約之訴中,非違約方不負舉證責任,而違約方必須證明自己的違約是因為存在不可抗力或出現了合同中約定的免責事由。在侵權之訴中,侵權行為人通常不負舉證責任,受害人必須就其主張舉證。在有些情況下,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但這畢竟是特殊現象。
3、責任構成不同。在違約責任中,只要存在違約行為,不管違約人主觀上有無過錯,不管違約行為是否造成損失,都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構成。在侵權責任中,損害事實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成立的前提條件,無損害事實,便無侵權責任。
4、免責條件不同。在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事由即不可抗力以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除外) 。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進行事先約定。第五,責任范圍不同。合同責任主要是財產損失的賠償,一般不包括對人身傷害的賠償和精神損害的賠償,但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法律常常采取“合理預見規則”加以限制) 。侵權責任不僅包括財產損失的賠償,也包括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但我國立法沒有采納可預見性規則。[8]
三、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處理
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現象的存在,既體現了民事違法行為的復雜性和多重性,又反映了合同法與侵權法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的關系。它們的競合是一種客觀存在,對這種現象的處理,因各國具體國情的不同,大致存在以下三種基本的對策:
1、 禁止競合模式,以法國民法為代表。這種觀點認為,合同的當事人不得將對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視為侵權行為,只有在沒有合同關系時才產生侵權責任。有無合同關系之存在是判斷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分水嶺。表面觀之,禁止竟合存在兩個優點:一是在更大程度上尊重當事人之意思自治,避免將具有強制性的侵權行為法規適用于合同關系;二是可以避免受害一方獲得雙重請求權而得到更多的法律保護的可能性。但是,完全禁止競合在實踐中是很難執行的“, 每一起雙重違法訴案首先要確定是否與有效的合同有關,然后才能決定法律適用,這就使此類訴訟的程序復雜化。同時,為避免競合,必須通過大量的特殊法和判例來補充和解釋合同法與侵權法,這又使得合同法與侵權法的字面涵義與其實際適用范圍發生矛盾”。
2、允許競合模式,以德國民法為代表。這種觀點認為,合同法與侵權法不僅適用于典型的違約行為和典型的侵權行為,也適用于雙重違法行為。受害人基于加害人行為的雙重違法性質而產生兩個請求權,但受害人的雙重請求權因其中之一的實現而消滅,即受害人不能實現兩項請求權。德國帝國法院在一個判例中指出:“判例法確認合同責任與侵權責任可以并存的觀點??不侵犯他人人身的法定義務無人不負,無處不存在,并不取決于受害人與被告人之間是否存在合同關系。因此,合同當事人與陌生的受害人一樣受到民法典第823 條的保護。”[10]這種理論能夠克服禁止競合的固有缺陷,對于法律解釋和司法活動能夠帶來便利。但是,不加限制地允許受害人享有雙重請求權,則有可能導致利益的天平偏向受害人一方,而且因受害人就同一事實提起兩起訴訟(在一個請求權之實現失敗后又行使第二個請求權) ,這又勢必加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負擔,加重法院的審判負擔。
3、有限制的選擇訴訟模式,以英國法為代表。這種觀點一方面承認受害人的雙重請求權,另一方面又對這種雙重請求權之行使作出一些限制性的規定。英國法一般認為,責任競合制度主要是解決訴訟法上的問題而非實體法上的問題,因此,其所主張的限制競合不同于德國法的允許競合。英國法對于請求權的選擇作出的限制包括:
(1)選擇之訴當事人必須與加害入之間存在有償合同關系,這實質上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約因”理論的要求;
(2) 普通法奉行合同相對性原則,第三人只能提起侵權之訴;
(3) 合同一方當事人的疏忽行為或非暴力行為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應依違約處理;
(4) 只有在加害人既違反合同也違反侵權行為法(且不具備上述三項排除條件) ,并且后一行為即使在沒有合同關系的條件下也構成侵權行為,受害人才享有雙重請求權。同樣依據限制競合的原理,享有雙重請求權的當事人一經行使其中之一,另一請求權即告消滅,即他只能作出一次性的選擇。
限制競合的理論和法律對策無論是在民法的基本理念(如平衡當事人之利益) 上,還是在實際操作(如簡化法律解釋、減輕審判和訴訟負擔) 上似更為可取。但是僅僅認為請求權競合只是訴訟程序上的問題是不盡妥當的,它同時還應是一個實體法的問題。是否允許或限制受害人的雙重請求權,以及如何行使這一雙重請求權,最終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與義務的分配和負擔。
四、我國立法模式的思考
對于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問題,在合同法頒布之前,我國法律也有所規定。在一些單行民事法規(如經濟合同法、產品質量法等) 中的不少規定與民法通則的一些規范相競合。在司法實踐中也是承認這種競合的。1989年6 月12 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全國沿海地區涉外、涉港澳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兩個訴因并存的案件的受理問題。一個法律事實或法律行為有時可以同時產生兩個法律關系,最常見的是債權關系與物權關系并存,或者被告的行為同時構成破壞合同和民事侵害。原告可以選擇兩者之中有利于自己的一種訴因提起訴訟,有管轄權的受訴法院不應以存在其它訴因為由拒絕受理。但當事人不得就同一法律事實或法律行為,分別以不同的訴因提起兩起訴訟。”這是確認請求權競合的一個司法解釋,其明確的適用對象只是涉外或涉港澳經濟案件,但其中確立的處理競合問題的原則,不僅僅局限于該類案件。該司法解釋肯定了責任競合,允許請求權選擇,但對請求權的選擇是否還有所限制,當時并沒有進一步的補充和解釋。......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合同規定義務的執行。任何合同規定義務的執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為;相應地,凡是不執行合同規定義務的行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現為當事人執行合同義務的行為。當合同義務執行完畢時,合同也就履行完畢。
合同履行的原則,是指法律規定的所有種類合同的當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個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一般準則。根據中國合同立法及司法實踐,合同的履行除應遵守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則外,還應遵循以下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則,即適當履行原則、協作履行原則、經濟合理原則和情勢變更原則。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提供有關合同履行制度的重要意義,包括民事責任的分析、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分以及違約責任和侵權競合的后期處理問題,還有我國在立法上是如何規定的。這些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律霸小編希望能警示那些不法分子,也希望大家能夠利用法律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這就是合同履行的制度的重要意義所在。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德州律師。
合同履行監督管理辦法
企業合同履行監督管理辦法范本
企業內部合同履行的流程管理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