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合同違約責任 解除勞動合同 合同法違約責任 合同詐騙罪 陰陽合同 欠款合同 合同補充協議
行使解除權會引起合同關系的重大變化,如果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長期不行使解除的權利,就會使合同關系處于不確定狀態,影響當事人權利的享有和義務的履行。那么,在法律上,當事人解除合同有期限限制嗎?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說明。
一、解除合同有期限限制嗎
實踐中,解除權應當在一定期間行使。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行使解除權的期限分為兩種情況:
1、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解除權的行使期限行使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比如,如果當事人約定出現某種事由可以在一個月內行使解除權。那么在合同約定的事由發生一個月后,解除權消滅,當事人不能要求解除合同,而必須繼續履行。
2、在對方當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內行使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非受不可抗力影響的當事人或者違約一方當事人為明確自己義務是否還需要履行,可以催告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行使解除權,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超過合理期限不行使解除權的,解除權消滅,合同關系仍然存在,當事人仍要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所謂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根據個案的不同情況確定,作為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在收到催告后盡早通知對方是否解除合同。當事人對催告的合理期間有異議的,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定。
二、合同解除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合同解除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合同解除一般只適用于單方違約的情形,在雙方違約的情形下則比較復雜,要看哪一方的違約是根本違約,解除權的行使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2、從自我保護意義來講,并不是只要對方違約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斷這種違約是不是根本違約,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避勉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也就是說,合同解除權的行使要符合正當目的。
3、從交易成本角度來分析,合同解除意味著交易失敗,一方違約就解除合同,將給市場交易帶來沉重的交易成本,并給市場交易秩序和安全帶來沖擊和破壞。
4、一般來說,合同的目的是與合同的主要義務聯系在一起的,違反主要義務將使合同目的難以達到,而單純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附隨義務,一般不會導致合同目的喪失,不能據此解除合同。
5、不適當履行與合同解除。不適當履行是指債務人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即履行有瑕疵。如果瑕疵并不嚴重,一般要求采取降價和修補辦法予以補救,而并不宣告合同解除。如果瑕疵本身能夠修理,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修理瑕疵。給予非違約方要求修理瑕疵的權利,實際上使他獲得修補瑕疵的機會,從而避免合同被解除。
事實上,合同解除制度設置的目的就在于,因一方當事人的根本違約致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為了防止合同在違約情形下給自己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即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采取的一種自救措施,目的在于防止損失擴大,維護自身利益。
何時當事人能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應滿足哪些條件?
解除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2-20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