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合同中的重大誤解是怎樣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1條規定: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在實際辦中,判斷是否屬于重大誤解難度較大,但通常認為構成重大誤解應當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誤解的事實是合同訂立時存在的事實,合同訂立后發生的出乎預料的事實不構成重大誤解;
2、該事實必須是合同訂立所依據的基本前提條件;
3、重大誤解必須是本質的,一般誤解不構成重大誤解。所謂重大誤解的本質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如不發生重大誤解就不可能作出簽訂合同的決定;
4、重大誤解不是出于合同當事人的重大過失引起的,否則該當事人不得以重大誤解為由請求撤銷合同;
5、單方重大誤解還必須是重大誤解將使合同的執行產生不公平的結果。
另外,判斷是否存在重大誤解,還應當根據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時所處的客觀環境及其認識能力進行。
二、撤銷合同效力?
合同撤銷后將發生兩方面效力,一是合同自始無效,當事人無需履行合同;二是當事人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還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但是合同被撤銷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三、撤銷合同與合同解除的區別?
合同解除與合同撤銷,雖然都是合同消滅的制度,但兩者并不相同:
(1)從發生原因來看,合同撤銷權的發生一般是基于法律的規定,根據《合同法》第54條之規定,引起合同撤銷的原因是: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情形下所訂立的合同;而合同解除權的發生,既有法律的規定,又有當事人的約定,《合同法》第93條、第94條的規定即是。
(2)從適用范圍來看,合同的解除主要適用于合同關系;而合同的撤銷不僅可以適用于合同,對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不管其是否已成立為合同,均可予以撤銷。
(3)從合同關系的消滅來看,合同的撤銷必須由撤銷權人提出,由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確認;而合同的解除則可以通過當事人協商或一方行使解除權而達到目的,不必經過仲裁機關或人民法院裁決。
(4)從發生的效力看,合同的撤銷都有溯及力,《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而合同的解除要根據合同的履行情況和合同的性質及當事人的意愿來決定合同被解除后是否具有溯及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020-11-18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