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辯護
自行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申辯和辯解的行為。這種辯護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無論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為自己辯護。
委托辯護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2)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3)對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自人民檢察院的刑事偵查部門將該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開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指定辯護
我國的指定辯護只適用于審判階段,被指定的辯護人只能是律師。指定辯護包括:
1.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可以指定”辯護人的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包括:(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費用的;(4)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5)具有外國國籍的;(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2.被告人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股權變更的相關流程
2021-03-13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