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債權的執行工作一直都是民事案件的難點,而且它的執行度也給執法人員帶來不少困惑,假如債權人要求法院撤銷債務人到期債權的行為,法院該如何處理呢?為了給你解答相關的疑惑,小編為您整理了相關的法律知識,供您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案情簡介】
被告史*平多次向原告萬-敏借款做生意。鑒于友好往來,原告先后借給被告65000元。被告陸續償還了部分借款,尚欠20000元(不計利息)。原告多次催收無效,一紙訴狀告到法院。法院判決生效后,被告一直未履行。去年3月,某公司應給付被告貨款40000元,被告遂與某公司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由某公司一次性給付貨款30000元,被告同意放棄到期債權10000元。為此,原告依法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被告放棄債權的行為。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尚欠原告借款15000元不還,卻與某公司達成協議同意放棄到期債權10000元,該行為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危及原告債權的實現。根據我國《合同法》之有關規定,判決撤銷被告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
【法律解讀】
本案涉及的債權人的撤銷權。撤銷權和代位權作為債權保全的兩種制度,是合同法新增的內容,旨在彌補債權保護的效力盲區,加強對債權人的救濟。所謂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于債務人所為的危害債權實現的行為,有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合同法》第74條規定,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成立要件因債務人所為行為系無償行為或有償行為而不同。在無償行為場合,只需具備客觀要件,而在有償行為場合則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要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給你介紹的“撤銷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行為糾紛問題”的相關法律知識,本案可以看出,被告作為債務人放棄對某公司享有的到期債權10000元,系無償行為,因此,只要客觀條件充分即該放棄債權的行為危害到債權的實現,撤銷權就能成立。被告欠原告的借款20000元不還,卻又放棄對某公司享有的到期債權10000元,顯然會危害到原告債權的實現。法院判決撤銷被告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合理、合法,切實保護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土地轉包合同范本是什么樣的
2021-02-22有限公司章程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4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