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決書后怎么和解
已經有判決書,當事人之間就所爭議的事實不能再和解。但就判決確定的賠償款數額、支付時間、支付方式等可以雙方和解。
就判決確定的賠償事項和解時,可以雙方自行協商并簽定和解協議,可以在法院執行庭主持下簽和解協議。
執行和解,指在法院執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經過自愿協商,達成協議,結束執行程序的活動。和解的內容,可以是一方自愿放棄一部分或全部權利,也可以是一方滿足另一方的要求,還可以是雙方都作一些讓步。和解雖然發生在雙方當事人之間,是雙方自己的事,但也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即這種和解必須基于雙方當事對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和解協議,人民法院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簽名或蓋章。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定:
第一百四十三條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根據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案件,不得調解。
哪些刑事案件可適用刑事和解:
(一)未成年人的輕微刑事案件可適用刑事和解
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給予特殊、優先的保護是各國法律都予以遵循的一個原則。
(二)七十歲以上老年人的輕微刑事案件可適用刑事和解
對于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的刑事犯罪,我國新修訂的刑法第十七條就已經規定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這樣的規定是一種文明和人道主義的體現。從現實情況而言,年逾七十者,其人身危險性已大大降低,因此對七十歲以上老年人的輕微刑事案件亦可以考慮適用刑事和解。
(三)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不可適用刑事和解
所謂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不能適用刑事和解制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特殊性,國家工作人員乃是法律賦予職權行使公權力的人員,法律賦予其行使公權,就意味著其必須對國家的委托忠誠和誠信,而不可違背國家授予其權力“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權謀私。
根據國家權力理論及天賦人權的概念,公民組成國家是將自身的管理權限和防衛權讓渡給國家集中行使,而國家通過法律的規定將公權力授給公職人員,讓公職人員管理國家,行使權力為社會和人民提供服務。而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顯然已經與這個初衷背離了,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適用刑事和解制度必然放任國家公權力不作為、亂作為乃至以權謀私,不利于法律賦予其權力為人民服務的初衷和原本。
另一方面是因為職務犯罪的案件侵犯的乃是公共法益。作為刑事和解,強調是的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達成某種妥協和讓步,犯罪嫌疑人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被害人的諒解,以達免于起訴、逮捕和審判的一項刑事制度。而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即社會公益和國家并無特定的授權主體和委托人,因此在主體不明確的情況下,刑事和解無法進行操作,而且一旦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放任刑事和解,必將導致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嚴重損害,因此,我們認為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中不宜實行刑事和解制度。
(四)熟人之間的案件可適用刑事和解
法律對于熟人之間的某些案件已經明確規定要予以從輕、減輕處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項就明確規定了“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按此精神,對于熟人之間的案件適用刑事和解無可厚非。且熟人之間亦常常受到倫理、道德、情義等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因素的調整下,可以盡量少用或者不用刑罰來控制、預防犯罪,這種社會效果有時甚至比用刑罰換來的社會效果更佳。
刑事判決后需要進行和解,不想要只了解片面內容應該要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算
2021-02-10醫療事故醫調委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2-10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