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醫療責任保險合同糾紛?
一、什么是醫療保險
所謂的醫療保險是指醫療單位投保交納保險費用成為被保險人,保險公司作為保險人收取保險費用在保險單明細表中列明的保險期限或追溯期及承保區域范圍內,被保險人的投保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活動中,因執業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在保險期限內,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時,保險人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的保險。
二、醫院為什么需要醫療保險
醫療行業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近年來醫療糾紛增多的原因主要還是國家對法律的普及,中國公民的維權意識增強,并不是完全的壞現象。醫鬧的出現,是因為處理醫療糾紛的有關規定復雜,程序漫長,患方在維權過程中遭遇困惑被少數不良分子利用而產生,它的出現應當是暫時現象。當然醫鬧現象的產生也與醫療糾紛的處理難度困擾醫療單位,醫療單位撇開原則進行讓步密不可分。
對于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大醫院是歡迎的。因為大醫院醫療糾紛多,醫療事故或醫療過錯也大,賠付金額多,保險公司參加處理糾紛,可以減輕大醫院的壓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醫鬧生存空間,本來每年用于賠償醫療糾紛的錢款,現在用于交納保險費用,可能還有節余。
三、醫療保險與患者的關系
患方對醫療單位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持無所謂態度,因為法律沒有對醫療單位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后有所改變,處理醫療糾紛還是適用過錯賠償制度。處理醫療糾紛的過錯認定和賠償,還是不因保險公司的參與難度減少。只是將原來醫療過錯的買單人,由醫療單位變更為保險公司而已。因為公立醫療單位本身就具有強大的賠償能力,過去就不存在賠償不起的問題,所以,醫療單位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后,患方在醫療糾紛案件中,還是只用擔心醫方的診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和過錯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問題。而不用擔心賠償不起問題。
從事醫療工作高風險職業,而醫療責任險不是為從事醫療工作人員可能沒有賠償能力而設立,而將它定為強制保險,僅僅減輕了大醫院的壓力,但是增加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參與人,增加了處理成本。處理成本是需要有人為它買單,是醫院?是保險公司?是國家?是患者?但可以預見,最終買單人可能還是公民或患者。將醫療責任規定為強制保險,較失妥當,還是將它放在商業保險,實行自愿原則較好。
現在各大醫院醫療事故頻發,醫患關系緊張,導致了諸多不穩定的社會因素。而醫療保險責任合同糾紛發生時,醫療保險合同的條款則可以做為處理和解決糾紛的依據和準則,以保障醫院、醫生以及患者三方的權益,使醫療糾紛在最大限度內合法合理的解決,以避免因患者一方失帶來嚴重的影響。
醫療責任事故賠償標準有哪些內容
醫療責任保險條款
醫療責任事故罪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