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達成和解后還能起訴嗎
一般和解之后是不能再起訴的,要是和解協議有失公平是可以進行起訴的。
和解協議系原、被告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應屬合法。但是該協議是在原告未做傷殘等級鑒定的情況下簽訂的,如果不允許原告行使訴權的話將明顯顯失公平,但是原告不能直接起訴要求被告賠償,而應向法院行使撤銷權之訴。
當事人簽訂的人身損害賠償和解協議的行為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根據民法的基本理論,認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關鍵取決于三點,一是行為人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二是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三是法律行為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如果不存在以上三種情況,應當認定該法律行為有效。具體到本案,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原、被告在綜治辦等相關部門的協調下達成了一致的和解協議,雙方純屬自愿,不存在壓迫和欺詐等情形,不違背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應合法有效,故從民事合同的構成要件分析,原、被告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合法有效,雙方沒特殊理由及情形不得隨意反悔并誠信履行各自義務。
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因重大誤解或者在訂立合同時存在顯失公平情形時,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顯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具體到本案中,原告在未做傷殘鑒定的情況下與被告達成了和解協議,同時原告的傷殘等級為九級傷殘,如果不允許原告通過法律救濟途徑維護自身應得的巨額損失的話,將明顯置其于不利的地位,原、被告權利義務、經濟利益也明顯不對等,故對這種明顯顯失公平的和解協議,法律應該給地位處于弱勢的當事人以救濟途徑,也即行使撤銷權。法律規定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不僅是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
法律雖然規定了因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可以行使撤銷權,但在程序上享有撤銷權一方當事人并不能直接起訴要求對方賠償因顯失公平所帶來的自身損失,必須向法院行使撤銷權之訴。
以上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大家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識,歡迎進入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老板不出工傷認定證明也沒買社保怎么辦
2020-12-06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