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只有具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況下,才有經濟補償金。即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案例一
小亞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記者,那是家今年快被關停并轉的行業報紙,她也面臨了下崗的危機。
但是,她的合同還沒有履行完,合同的賠款也是2萬。小水還是動了離開報社之心,她的策略是到曾經實習過的一家報社再次當實習生。
當然,她成功了,卻也面臨著原單位說她悔約要求賠款的局面。幾經糾纏,她以3000元了事。
案例二
工作了四年多,茵才知道自己工作的單位居然一直沒有給自己加保險金。她告訴筆者,當她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幾乎驚呆了。當機立斷地要離開這家沒有信譽的公司。通過幾場耗費精力的官司,她得到了她的保險費,但是,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
但是這些朋友都犯了個錯誤,以為不用賠錢或者取得損失就可以了,其實,在這里,不僅可以不賠錢,還有可能得到賠償。
那么,補償金究竟可以拿多少呢
這要看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長短。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單位便應支付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收入的補償金,但一般不超過12個月;工作年限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標準支付。
勞動保障部門還對月工資收入作了具體解釋:它是按該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月實得工資性收入計算出來的。如果算下來月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規定的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但是,也有些員工的月工資收入是難以準確計算出來的,例如有些單位與職工采用承包經營方式,每月上繳一定費用后,其余全部歸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可以協商確定經濟補償金。如果協商不成,則應按同期該單位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收入計算。如果連這個單位的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也算不清,那就應該按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標準來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