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責任糾紛判決書的上訴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如果一審法院作出的是判決,那么上訴期限為送達之日的15日內。但如果一審法院作出的是裁定,則上訴時間為送達之日的10內。
二、民事判決書的組成部分是什么?
民事判決一般由四部分構成,即
①首部,寫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基本情況以及案由;
②主文,是民事判決書的核心,要求對該案所涉及的事實和證據作明確的概述,特別是法院查明的事實要寫清楚;
③判決結果,即法院根據什么決定原告的請求是否應予支持,哪些支持,哪些不予支持要寫清楚;
④尾部,寫明審判庭的組成、人民法院名稱等內容。
三、民事訴訟執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一)執行的合法性原則
執行的合法性原則,是指執行活動應當按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執行合法性原則包括三層含義:首先,執行活動必須以法定的生效法律文書為依據,沒有法律文書,或者法律文書沒有生效的,或者生效的文書不屬于法律規定的種類的,不能啟動執行程序。其次,采取的執行措施不能超出法定的范圍。執行人員采取執行措施時,必須符合《民事訴訟法》關于執行措施的規定。最后,執行活動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比如,執行人員在采取執行措施以前,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義務,只有在其不履行的情況下才能采取強制執行措施。
(二)執行標的的有限原則
執行標的是指人民法院的執行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包括被執行人的財產和行為兩個方面,但不包括被執行人的人身。
(三)兼顧被執行人利益原則
兼顧被執行人利益原則,是指在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必須照顧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
(四)強制執行與說服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強制執行與說服教育相結合,是指人民法院在執行中既要采取強制手段,又要對當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動履行。
(五)協助執行原則
在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有關單位、個人協助執行的,應依法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
醫療責任糾紛的判決書一般也是民事判決書,所有的民事判決書的基本組成部分和格式永遠都是一樣的,就包括上訴期限其實也并不因為是醫療責任糾紛就有所不同的了。不過因為每一起醫療責任糾紛的前因后果并不一樣,糾紛當中的各方人員都會親自接收到法庭的判決書,對判決書的判決結果和其他信息會一目了然。
醫療糾紛處理技巧有哪些,具體有幾種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醫療糾紛責任追究制度是怎樣的,醫療責任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