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醫療事故,大家的心情一定是十分悲痛的,誰都不想發生醫療事故,但是,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了,就要做好責任認定的工作。那么,醫療責任鑒定是什么樣的呢?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怎么認定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知識的介紹。
一、醫療事故責任程度的認定:
對于責任程度的判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
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顯然,通過責任程度的判定,分清疾病參與度和過失行為在事故中的作用,為醫患雙方協商、行政部門處理或法院判決提供了處理的依據,充分體現了不違法不承擔責任,有多大責任承擔多大責任份額的原則。
二、相關法律法規:
第四條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三、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
醫療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過錯原則。過錯是一種受主觀意識支配的、受法律或道德否定評價的外部行為。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條例》中對醫療事故的定義中規定:“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就是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定義務作為認定是否存在過錯的標準。
1、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機構不得違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所承擔的義務,如不得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產品質量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說規定的義務。總體來說,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中違反的義務主要是管理義務,如按批準的診療范圍開展診療活動、適格人員的任用、保證醫療設施設備處于良好使用狀態、保證醫療器械、藥品、醫療用品符合國家要求及按照規定保管醫療文件等。
2、醫務人員的過錯: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行為人即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否存在過錯,需要按主客觀標準進行判斷。
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及過于自信的過失。《條例》規定醫療事故的過錯是過失,主要的目的是強調行為人沒有主觀惡意,如果是故意,則應按照刑法處罰或者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 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 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 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綜上所述,關于醫療責任鑒定,首先,大家要知道,并不是所以的責任都應該由醫院進行承擔,有的責任是需要病人本身或者家屬進行承擔的,在進行劃分承擔責任的主體的時候,需要弄明白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外界因素等情況,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荊州律師。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怎么辦
醫療事故醫院責任追究制度的內容
不構成醫療事故就不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撫養費新規付到多少歲
2020-11-26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