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通常稱為醫療事故鑒定,是指由醫學會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專家和法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運用醫學、法醫學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對涉及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具有行政鑒定的性質,其結論除了處理醫療事故賠償外,尚可作為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進行行政處罰的依據。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通常稱為醫療過錯鑒定,一般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這一類鑒定主要是針對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及過錯醫療行為與患者的醫療損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問題進行的。這一概念實際上是不嚴謹的,因為這種鑒定的內容不僅僅限于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實際上,它還包括該醫療過錯與患者的損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患者損害的嚴重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傷殘等級。
一、法律依據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法律依據是2002年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7個配套衛生法規文件,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學科專業組名錄》、《醫療事故爭議中尸檢機構及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認定辦法》、《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和《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同時參照現行有效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主要法律依據則是《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部《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以及各省市地區《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等。
二、鑒定程序不同
1、鑒定機構和鑒定人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各級醫學會組織進行。設區的市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級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專家鑒定組進行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醫療事故爭議的再次鑒定工作。醫學會建立專家庫,專家庫應當依據學科專業組名錄設置學科專業組。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則由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后,由司法鑒定機構指定司法鑒定人、或者由委托人申請并經司法鑒定機構同意的司法鑒定人完成委托事項。同一司法鑒定事項由兩名以上司法鑒定人進行,第一司法鑒定人對鑒定結論承擔主要責任,其他司法鑒定人承擔次要責任。
2、啟動鑒定程序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機構接受:(1)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共同書面委托;(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當書面移交委托;(3)司法機關(法院)委托。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機構接受:(1)司法機關(法院)當事人的委托;(2)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通過律師事務所的委托。
3、聽證程序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1)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后醫療機構;(2)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可以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3)雙方當事人退場;(4)專家鑒定組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書面材料、陳述及答辯等進行討論;(5)經合議,根據半數以上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專家鑒定組成員在鑒定結論上簽名。專家鑒定組成員對鑒定結論的不同意見,應當予以注明。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對聽證程序沒有強制性規定,實踐中法醫通常效仿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先由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再由內部聘請的醫學專家提問醫患雙方,必要時也會檢查患者。
4、鑒定級別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分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任何一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必要時,對疑難、復雜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商請中華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分為初次鑒定、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復核鑒定。任何一方當事人對初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申請補充鑒定、重新鑒定或復核鑒定,但要符合一定條件,比如要求補充鑒定的必須是:(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而要重新鑒定,則要滿足以下條件:(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3)原鑒定使用的標準、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5、鑒定時限
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醫學會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7日前,將鑒定的時間、地點、要求等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自接到雙方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并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一般從受理之日起應當在15日內出具司法鑒定文書。如確需延長的,經向委托人說明理由,可延長至30日。復雜、疑難案件的鑒定時限確需延長的,經司法鑒定機構負責人批準,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適當延長。延長期不得超過60日。鑒定過程中需要補充鑒定材料所需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司法實踐中,醫療過錯司法鑒定從申請到司法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多的時間。
三、鑒定結論不同
1、內容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及要求;(2)當事人提交的材料和醫學會的調查材料;(3)對鑒定過程的說明;(4)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5)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6)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7)醫療事故等級;(8)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其中第(6)項責任程度分成四個級別: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結論內容包括受理日期、委托人、委托事由、鑒定要求、送鑒材料情況、檢驗或者檢查過程、鑒定(檢驗)結論或者審查(咨詢)意見、鑒定(檢驗、審查、咨詢)人以及其它應當包括的內容。其中重點是對醫療過錯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責任比例或損失參與度。
2、形式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應當根據鑒定結論作出,其文稿由專家鑒定組組長簽發。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蓋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用印章,專家鑒定組成員不簽字。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結論上必須有鑒定(檢驗、審查、咨詢)人的簽名,并且需要注明專業技術職稱,對鑒定結論進行復核的司法鑒定人應當在司法鑒定文書上簽名。司法鑒定文書經簽發人簽發后加蓋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專用章。
四、法庭質證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作為證據在法庭時質證時,雙方當事人可以自由表達贊成或反對意見,但不能申請人民法院傳喚鑒定專家到庭接受質詢。
而質證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結論時,不服結論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傳喚司法鑒定人到庭接受質詢,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構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并應依法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回答司法鑒定相關問題。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過錯鑒定是很多人都區分不清楚的,其實認定為醫療事故與認定為醫療過錯,實際對糾紛的處理方向不同,由此可見做出相應的認定也是很有必要,同時具有現實意義的。實際處理醫療方面的問題,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提供幫助。
醫療事故鑒定費由誰出
醫療事故鑒定機構有哪些,怎么確定?
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有時間限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農村拆遷補償款投資股權是否要繳稅
2021-02-01拆遷家庭糾紛怎么辦
2021-02-25住改非拆遷中營業損失給誰
2021-02-25房屋拆遷時,什么樣的房屋可以按照門面房標準進行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