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轄區的法院起訴。
(2)對侵權行為,應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制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對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中發生的訴權,應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向事故發生地或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4)《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訴訟有效期為權利人在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內。
民法通則還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四種情況
(1)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7、起訴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并按被告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拿欠條去起訴的原告首先應保證自己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且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其次,應有明確的被告、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最后則可以在自己權利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如有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受疫情影響工資怎么發
2021-02-14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