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個人隱私散布出去能起訴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把個人隱私散布出去是屬于侵權的行為,被侵權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侵權人賠償損失的。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二十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侵害隱私權立案標準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并無提及隱私權字眼的明文條款。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害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把個人隱私散布出去是屬于侵權的行為,被侵權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侵權人賠償損失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拆遷補償協議是誰簽的
2021-02-262020國家棚改最新政策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