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與民事欺詐都是采用的歪曲事實、隱瞞事實真相以及捏造事實的詐騙方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對方的財產遭受損失。那么關于這兩者之間具體的區別是什么?這是大家所需要了解的內容。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民事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別。
(1)主觀目的不同
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 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 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2)欺詐的具體表現不同
A.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
B.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的限度內,而仍應由民事法律來調整。
C.從欺詐內容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實際行動;而民事欺詐行為中仍有民事內容的存在。
D.從欺騙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經濟合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的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書,虛假的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使行騙得逞;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假冒合法身份。
(3)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不同
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客觀上不作履行合同的積極努力,或者是履行小部分而騙取大部分財物;而民事欺詐行為,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雖有可能無法完全履行,但能作各種努力。
(4)對所獲財物的處理方式不同
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拿到對方當事人財物后,或攜款潛逃,或轉移藏匿,或揮霍浪費,根本不想履行合同或將財物歸還對方;而民事欺詐中,行為人在取得財物后,多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為履行合同創造條件。
(5)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
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
(6)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詐騙罪承擔刑事責任,而民事欺詐承擔民事責任。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只有在確定行為人有無非法占有目的的基礎上才能確定客觀行為和客體的性質。因此,主觀上有無非法占有的目的才是合同詐騙罪和民事欺詐行為區別的關鍵所在。
上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民事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別,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文過后對于這兩者之間的具體區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在法律方面還有什么其他的疑問,您可以在律霸的知識欄目上進行查詢。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合同欺詐與詐騙區別
什么是合同欺詐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公證怎么收費
2021-02-10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什么叫不足額投保?其后果是什么?
2020-12-18更約權
2021-02-0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房屋拆遷是否要找被拆遷人評估公司評估
2021-02-12偽造假離婚證共謀騙取拆遷款怎么定性
2020-12-01小產權房拆遷或貨幣補償
2020-12-07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