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可以如何解決
一是可以追究開辦單位的責任。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各級黨政機關及所屬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凡是向其開辦的公司收取資金或實物,用于本機關的財務開支或職工福利、獎勵、補貼等開支的,應在收取資金和實物的限度內,對公司所欠債務承擔責任。公司雖經工商行政機關登記注冊,但實際上沒有自有資金,或者實有資金與注冊資金不符的(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由直接批準開辦公司的主管部門或者開辦公司的申報單位、投資單位在注冊資金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二是追究出資方的責任。企業開辦時出資方一般有開辦單位、股東、合伙人等。如果出資者已足額投入,則以企業資產承擔債務,不另外追究投資者責任(合伙人除外)。如果出資者沒有出資、出資不足或抽逃資金的,應在出資差額范圍內追究其償債責任。
三是追究擔保人的責任。企業債務如果有擔保人的,應追究擔保人的責任,列為共同被告。企業注冊資金不實的,還應追究注冊資金擔保人的責任。
四是追究驗資部門的責任。企業注冊登記時,其注冊資金都要經過檢驗審核,如果驗資部門出于故意或者過失,出具錯誤的驗資報告,給債權人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要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其中主要包括相關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在民事責任的承擔上,應當先由債務人負責清償,不足部分再由會計師事務所在其證明金額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在特定的情況下,法律允許企業法人以特殊的方式償還債務,這就是破產還債。破產還債,不是欠多少還多少,而是以自己的財產傾囊償還,是有多少還多少,如果不夠,法律也承認是清償完畢,終結了債權債務關系,同時該企業法人也不存在了。這種承擔債務的原則叫有限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以及不是法人的企業不適用有限制責任承擔債務,因此不適用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企業破產還債程序的企業法人是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破產還債程序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對企業法人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或者債務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宣告該企業破產還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8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公房拆遷享有居住權就能安置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