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規的許可設定權
省級人大、較大市人大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其位階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規,高于地方政府規章。原因在于地方人大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而政府是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人民選出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出于維護公共利益和安全,在一些領域設定許可,以立法對公民權利作某些限制,合乎法治的一般原則。不少國家,行政許可設定權在聯邦議會和州議會,經議會授權,政府可以設定一些具體化、暫時性許可。行政許可法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已經有了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行政許可做出具體規定。一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了行政許可,地方性法規只能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規定,進行細化。不能增加許可條件和許可事項。
省級人民政府規章的許可設定權
地方政府規章的設定權問題,是行政許可法立法過程中又一個大的爭議點,中心是要不要給予規章設定權。國務院原草案已經取消了部委規章設定權。考慮到地方政府綜合管理的職能和任務重,草案規定給予省級、較大市級政府都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過程中,發生意見分歧。一種意見不贊成賦予地方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許可權。主要理由:一是行政許可過多過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種規章設定權過多。現在取消了部委規章設定權。保留地方政府規章設定權,行政許可仍可能失控。二是地方政府是執行機關,不應當自己給自己設定權力,要設定可以提到地方人大。人大兩個月開一次會,不會誤事。另一種意見主張賦予地方政府規章設定權,理由一是國家大,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事事中央管,很難管好。二是地方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生活的指導思想已發生變化,不會亂設許可。三是地方立法周期長,影響行政效率。
全國人大常委會綜合考慮兩種意見,認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轄區大,綜合管理任務重,有時出現地方性特殊問題,需立即采取措施進行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制定地方法規又來不及,賦予省級政府許可設定權是必要的。為此,行政許可法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行政許可。臨時性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給了一個一年期的臨時行政許可設定權。這樣處理,既適應了實際需要,又體現了法制原則。又規定“規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做出具體規定。”
行政許可法第十七條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外,任何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這里的含義是:一是,除上面有權機關外,其他別的機關,如較大市政府、一般設區或不設區的市政府、縣、鄉政府都不能再設定行政許可,地方黨委也不能再設定行政許可;二是,全國人大、國務院、省級和較大市人大、省級政府有權設定許可,但許可的形式只能用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形式,不能再用其他紅頭文件或者通知等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有宅基地的如何拆遷補償
2021-01-16攀枝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4舊城改造拆遷安置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