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證制度:
聽證制度是行政機關在作出影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決定前,由行政機關告知決定理由和聽證權利,行政相對人表達意見、提供證據以及行政機關聽取意見、接納證據的程序所形成的一種法律制度。
聽證是一個帶有現代民主政治色彩的制度。1946年美國制定《聯邦行政程序法》,第一次規定聽證程序為行政程序的核心。它的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保證結果的公正。
中國最早引進聽證制度的是深圳市。真正在全國普及是在1996年,《行政處罰法》將聽證制度納入行政執法程序。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聽證:
治安管理處罰的聽證范圍沒有“責令停產停業”;
第九十八條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二、聽證幾日內告知當事人: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綜上所述,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提出以后,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然后再走下面的程序。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聽證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