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李某因做買賣資金周轉困難,向王某借款6萬元,并立下借據“暫借王某人民幣6萬元”。后因李某久拖不還,2012年11月,王某無奈之下只好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李某歸還借款。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李某辯稱,借條上的“暫借”是指借期為幾天,而王某催討時借款已經超過兩年,合同已過訴訟時效。對此,王某則認為,“暫借”是指雙方沒有約定具體還款期限,其主張權利并未超出訴訟時效。
承辦法官向當事人說明,當合同用語發生歧義時,應對借條作出不利于合同用語提供人的解釋,因借條是被告李某出具的,因此,應該支持原告王某的訴訟請求。在承辦法官的耐心調解下,被告李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同意在10日內給付原告王某人民幣6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破壞軍婚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2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婚姻的效力意思表示真實與否
2020-12-19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