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新借貸規定》出臺之前,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一般認為非金融企業之間不得拆借資金,相應的借貸合同法院一般認定為無效,雖然有一些例外判決,但數量很少,司法實踐中基本的態度是認為企業拆借合同為無效合同,認定為有效的案件為例外。
但隨著《最新借貸規定》的出臺,這一情況已經發生改變。《最新借貸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本條規定意味著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認定企業之間借貸無效的做法,從而為企業間正常的資金拆借提供了合法保護的空間和依據。但針對該問題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企業之間必須是為了生產、經營所需訂立借貸合同;
2、不得有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
3、應當注意企業放貸是自有資金還是非自有資金。
如果企業拿自有資金進行借貸,企業對合同標的有完全所有權,對其處分只要滿足自愿、平等、真實的原則,就應當予以認可。如果是非自有資金借貸,應根據合同性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企業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后又轉貸給企業企業牟利,借款人事先知道或應當知道。或者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此類合同應當認定為是無效。具體可見《最新借貸規定》第十四條第(一)(二)款。
4、需要區分企業是否是經常性放貸
雖然《最新借貸規定》允許企業之間為生產、經營所需訂立借貸合同,但一般只局限在為了解決資金困難或生產經營所需偶爾為之,出借企業不能以放貸為業。如果普通企業以放貸為業,具有經常性、經營性、對象不特定等特征,達到一定程度,則性質就質變為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從事專門放貸業務,這必將會擾亂我國的金融秩序,肯定是不被允許的,相應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但這個度如何把握,還得看司法實踐中,各地區、各級法院的態度。
在XXX主編的《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中,編者認為,對于如何認定企業是否從事經常性放貸業務,不宜做出“一刀切”的規定,而是應當結合企業的注冊資本、流動資金、借貸數額、一年內借貸次數、借貸利息等的約定、借貸收益占企業收入比例、出借人與借款人的關系等等,通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的行使,綜合認定企業是否構成經常性放貸業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金錢的借貸契約,必須有金錢的實際交付才會發生效力。貸款人將借貸款項交付借款人時,宜以支票或本票為之,并書明以借款人為受款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城鎮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6父母是否可以隨意處置未成年人的房產
2021-02-26從一塊地到一套房,這期間開發商究竟需要付出多少錢
2021-02-28拆遷來了,企業要做好哪些準備?
2021-03-08租房拆遷補償法律常識律師咨詢
2021-01-10廣州舊城改造規劃:與歷史為善 與公益結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