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吳某榮與吳某發因魚塘承包發生糾紛,吳某榮持刀捅傷吳某發左大腿臀部,經法醫鑒定為輕傷,后被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提起公訴。在法庭審理中,吳某榮對吳某發原輕傷法醫鑒定結論提出異議,人民法院提請對傷害案受害人吳某發左大腿臀部的損傷程度作重新鑒定。經某司法鑒定所重新鑒定,吳某發左大腿臀部的損傷程度不構成輕傷,吳某榮被公安局變更為取保侯審予以釋放,爾后公安局對吳某榮故意傷害案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吳某榮逮捕羈押時間為120天。賠償請求人吳某榮以錯誤逮捕為由,要求給予國家賠償并在一定范圍內恢復名譽。
分歧意見:
對該案是否進行國家賠償,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對吳某榮提出的賠償請求不予采納。理由是:吳某榮為承包糾紛故意捅傷他人,其行為屬故意傷害,只不過尚未造成致人輕傷的后果,根據刑訴法第十五條規定不追究其刑事責任的,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即刑訴法第十五條第一款“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這一免責條款,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故對其賠償請求不予賠償是正確的。
第二種意見認為:《國家賠償法》規定,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受害人有獲得賠償的權利。吳某榮故意傷害案在法庭審理階段,對當時的重要證據即“輕傷結論”進行了重新鑒定,鑒定結果是被害人的傷情不構成輕傷。既然不構成輕傷,也就沒有什么犯罪事實可言,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應當進行國家賠償。
意見解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吳某榮的行為不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也即刑訴法第十五條第一款“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這一免責條款。刑訴法第十五條的款項都基于“構成犯罪”為前提的,客觀上已構成了犯罪,只不過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所以可以不認為是犯罪,“不認為”這三個字是基于主觀上的認識。“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情形與普通違法行為有本質上的區別,是性質不同的兩回事。吳某榮的行為構不成輕傷,也就沒有犯罪事實可言,更談不上構成犯罪。因此吳某榮賠償案不能適用這一免責條款。
二、是不是構成輕傷,是關系到罪與非罪的界限問題。構成輕傷,可以定其罪,構不成輕傷,就是非罪,非罪也就是無罪。那么對無罪的人實施了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因此完全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吳某榮的行為不符合犯罪構成條件,只是普通的違法行為。吳某榮的傷害行為是因雙方之間的糾紛所引起的,實踐中這類案件是以傷害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是否構成輕傷而決定可否作刑事追究的。吳某榮的傷害行為尚未造成致人輕傷的后果,那么,也就是說對吳某榮的行為不能作刑事追究,而只能作一般的違法行為加以處理。然而吳某榮被逮捕羈押120天,從法律角度看,顯然是失去了公平。吳某榮的行為只是違反治安處罰法的行為,公安機關所作出的撤銷案件決定對此就是一種確認,那么將不是犯罪的違法行為以犯罪來加以懲罰,正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應當進行國家賠償。
四、我國國家賠償法在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方面的規定基本上采用的是無罪賠償原則,即將無罪的人錯誤刑事拘留、錯誤逮捕及錯判刑罰并實際執行的情況,國家才對此承擔賠償責任。這里所指的無罪不應當理解為一點問題也沒有,而應當理解為只要是根據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構成犯罪或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能認定有罪而被宣告無罪或者撤銷案件、不起訴等情形都應當是國家賠償法意義上的無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唯一住房能否執行
2020-11-17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