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有怎樣的法律性質
我國合同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或者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危及到自己債權的實現時,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在合理期限內對方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時,可以解除合同的權利。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的立法本意,是法律賦予當事人依法享有“中止履約權”和“合同解除權”兩項不安抗辯權利。由此可見,該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在性質上并非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一樣,僅屬于延期的(一時的)抗辯權,它同時還具有消滅的抗辯權屬性,并具有留置擔保的性質。依合同法規定,只要先履行一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四種法定情形之一的,即可行使中止履約權,將自己的給付暫時保留并有權對抗對方的履行請求,以防止因自己履約后對方不能對待給付而造成損失。權利人中止履行后,不安抗辯權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消滅的抗辯權,權利人依法可以進一步行使合同解除權,消滅對方的履行請求權和合同關系。
實踐中應注意的是,不安抗辯權在抗辯性質上具有延期性和消滅性的雙重屬性,因此,權利人行使此項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并非僅限于可以中止履行,而是可能發生二次法律效力(產生二次法律后果):一是中止履行,即權利人可以依法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并通知對方,促使其及時提供適當的擔保。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擔保的,權利人應即時恢復履行;二是解除合同,即權利人依法中止履行后,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債務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則權利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并免除自己的給付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廠房租賃合同協議書
2021-01-28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復議工作的意見
2021-03-01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土地流轉有哪些好處
2020-11-19房屋拆遷補償一個人多少個平方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