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
后履行抗辯權的發生,需具備以下條件: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雙方當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性,形成對價關系。單務合同無對價關系,不發生后履行抗辯權。如果當事人互負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亦不發生后履行抗辯權。
2、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履行,多是有先后的。這種履行順序的確立,或依法律規定,或按當事人約定,或按交易習慣。很多法律對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做有規定。當事人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約定履行順序,誰先履行,誰后履行。在法律未有規定、合同未有約定的情況下,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可依交易習慣確立。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具備上述條件,發生后履行抗辯權,即沒有先履行義務但已到履行期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權利。應當先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不能行使后履行抗辯權。效力:
①行使后履行抗辯權,使后履行一方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延緩但并不消滅對方請求權,也不消滅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
②先履行一方恢復履行,或采取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后,后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仍須履行自己的義務。
③此權的行使使合同履行遲延的,不影響后履行方向對方主張違約責任。
后履行抗辯權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辯權是我國《合同法》所獨創的一種抗辯制度,該抗辯權的名稱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也有人認為應稱為后履行抗辯權。這一條所設定的抗辯權是為后履行的一方設定的抗辯權,比較而言,將之稱為后履行抗辯權更為合理。
創立后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后履行義務者有后履行抗辯權。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后履行抗辯權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1-03-12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對個人貸款業務進行監督的是誰
2020-12-23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