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保全面臨的法律風險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債權人在追收債務過程中,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在訴訟前或者在訴訟過程當中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面臨的風險主要有:
1、申請財產保全過限,給被申請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保全后未在法定期間起訴致財產保全解除,引發賠償訴訟。
3、保全措施不當致使判后無法執行。
4、保全措施不完備,致使財產保全落空。
二、防范財產保全風險的主要措施
1、合理確定申請財產保全范圍。債權人應當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債務人的財產狀況,擴大保全財產的選擇面,根據訴訟請求范圍或案件實際,盡可能選擇那些價值相對穩定的物品進行保全,以達到財產保全的效果,確保將來判決的有效執行。
2、采取訴前財產保全后應當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訴訟。如果不起訴,必須與債務人落實還款計劃及有效的擔保措施。在人民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措施后,仍要繼續加強對債務人財產的監控,防范債務人拖延時間,轉移財產逃債,一旦出現不利情況,應立即起訴,并申請采取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措施。
3、加強對被保全財產的監控,防止債務人轉移、處分保全財產。債權人應密切關注債務人的動向,判斷債務人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的情況。如債務人有轉移、隱匿、出賣或者毀損財產等行為,要及時向人民法院反映情況,積極采取措施制止,或者變更保全措施,防止標的物失控造成案件難執行。
4、針對不同的被保全財產,采取相應的財產保全措施。財產保全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凍結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債權人在申請財產保全措施時,應當針對動產或不動產等具體財產的性質、屬性等,采取相適應的保全措施。
5、督促人民法院確保財產保全符合法定程序手續。通過人民法院加強對債務人財產的調查核實,防范債務人弄虛作假,轉移財產而逃債,確保申請財產保全措施能夠達到保全效果,順利實現將來法院裁決的實體權利。提請辦案法官完善必要的手續,對被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的保全財產,認真造具清單。及時提請法院做好相關續保工作,如對已凍結的款項要按法律規定及時申請續保凍結等。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的債權人申請財產保全的法律風險,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