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債權糾紛中的處理方式是怎樣規定的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第一、和解法。
協商和解是指債權債務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協商或邀請第三人從中斡旋,解決糾紛。債權到期或即將到期時,債務人暫無能力償還債務但有還款誠意的,債權人可以就履行債務的期限、方式、數額等同債務人進行磋商,敦促債務人履行債務或簽訂還款協議。如果該債權有抵押擔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擔保的,債權人可與抵押人或者保證人進行協商,使抵押人以足額的抵押資產抵償債務,或者由保證人來代償債務。
第二、調解法。
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書面調解申請。根據司法部頒布的《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申請調解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有明確的被申請調解人,如公民、法人等的基本情況。
2、有具體的調解要求,如要求被申請人履行還款義務等。
3、有提出調解申請的事實依據,如借款合同、擔保協議等。
4、該糾紛屬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經調解達成協議后,債務人應按約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協議。對于簽訂協議后債務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第三、仲裁法。
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仲裁統一實行或裁或審、一裁終局制度,同訴訟的兩審終審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當事人之間迅速解決糾紛。當事人申請仲裁應向仲裁機
構遞交仲裁協議、申請書及副本。申請書要詳細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情況及事實理由。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債務糾紛,具有較強的保密性,當事人之間大多沒有激烈的對抗性。另外,申請仲裁的費用一般比提起訴訟的費用低。
第四、訴訟法。
債務糾紛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對一些較為復雜、對方當事人較難對付或者通過其他途徑很難解決的案件,債權人就可選擇訴訟程序來解決。訴訟的優勢表現在:
1、法院處理債務糾紛是最終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解決方式。
2、訴訟時限受法律的嚴格限制。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在收到公民的民事起訴狀或口頭起訴立案后,民事案件的第一審審理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也可延長6個月;不服第一審判決的,當事人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當事人須在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民事案件的二審審理期限為3個月。法院判決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第五、申請支付令法。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15日內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申請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如果債務人在規定日期內不自覺履行義務,又不提出書面異議,債權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申請先予執行法。
先予執行是人民法院在某些案件作出判決以前,為解決原告當前的生活等困難,先向被告執行一定財物的臨時措施。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二)追索勞動報酬的;(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債務債權糾紛是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關于債務關系的權益糾紛,這之中牽扯多方關系,多重利益,所以債務債權糾紛中的處理方式的規定必須十分謹慎嚴格,一但當事人處于糾紛中時,尋求最專業的法律支持就尤為重要了,所以尋求律師進行法律咨詢刻不容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