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26日,**FMC公司向上海市閘北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指控上海市**生產資料公司經銷假冒“呋喃丹”商標的農藥,侵犯**FMC公司在我國依法注冊的“呋喃丹”商標專用權。
這是一起經銷企業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典型案例。這類案件處理的難點在于如何認定經銷者的侵權行為。就本案而言,處理時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一、過錯原則是判斷經銷者是否侵權的重要原則
商標權作為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具有不同于其他民事權利的特點,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也有著自身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商標侵權行為不以行為人存在主觀上的過錯(故意或過失)為構成要件,即行為人沒有主觀過錯,只要有侵害事實,就應承擔侵權責任。這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即為專用權,當然是注冊人專用,任何人擅自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均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但在流通領域中,由于經銷者不是商品商標的直接使用人,對商品提供者的侵權行為不能夠預測,為了保護正當經營者的利益,所以法律規定了經銷者要有主觀故意或者過失,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也就是說,判斷經銷者的經銷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適用《民法》中的過錯原則。
二、經銷者明知或者應知的認定
在實踐中,經銷者明知或者應知的判斷存在著一定困難,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1994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文件的形式,確定了“明知”、“應知”的認定標準和原則,大大便利了地方工商局的操作。
在認定經銷者明知或者應知時,應注意區分兩者的不同,明知是一種故意的過錯,是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造成對權利人的侵害而有意為之的行為,這種行為比較容易認定。在本案中,上海市**生產資料公司在受到“呋喃丹”商標注冊人的警告后仍大量銷售侵權商品,屬于一種明知而為之的行為。應知是一種過失的過錯,是指經銷者應該注意到自己所售的商品為侵權商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注意,導致侵權行為的發生。那么,怎樣判斷經銷者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呢?主要是根據經銷者是否盡了注意義務,就本案而言,上海市**生產資料公司是一個專業性公司,對其經銷的商品、供貨商等應該有所了解,而且,“呋喃丹”商標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商標注冊人對其商標權又作了較為廣泛的宣傳,上海農業公司只要稍加注意就可知道自己銷售的是侵權商品,但上海市農業公司可能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能夠認識到后果而未改正,能夠選擇另外的不發生損害的行為而未選擇,因此,上海市閘北區工商局推定其存在主觀上的過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離婚財產
2020-12-14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