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糾紛及訴訟解決方式
因侵犯商標權引起糾紛,有3種解決方式:當事人協商解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請求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在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認定侵權行為,并采取執法措施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當事人不服責令其停止侵權的行政處理決定,可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通過行政機關解決侵犯商標權的糾紛在程序上比較簡單,且從制止侵權行為的目的來看也是有效的,但是被侵權人不可能通過這種行政查處得到民事賠償。行政部門只能在查處過程中就民事賠償問題進行調解,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而被侵權人仍希望獲得民事賠償,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發生侵權時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訴訟是最終的解決途徑。即使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的案件,當事人不服的仍可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司法途徑提出各種民事救濟請求。
商標侵權糾紛有哪些侵權行為
根據我國現行《商標法》第57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為商標侵權行為。
①未經許可的使用。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其主要表現是,在自己生產或出售的商品上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造成商品來源的混淆,損害注冊商標的聲譽,侵占本應屬于注冊商標所有人的部分市場和應獲得的利益,同時也蒙騙了消費者。
②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銷售,這里所指的“銷售”包括詢價、簽約、進貨倉儲、運輸、展覽宣傳、批發和零售等有關銷售活動。
③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偽造或擅自制造或銷售帶有注冊商標標識的紙張、貼紙、包裝物等。
④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該行為即所謂的商標“反向假冒”。一般是指名牌商標的所有人以低價購入非名牌商標的商品,撕下非名牌商標換上自己的名牌商標,再投放市場賣高價的行為。
⑤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