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贓物治安處罰標準如何規定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九條第三款之規定:收購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收購贓物罪構成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贓物的行為,窩藏贓物,是指隱藏、保管等使司法機關不能或難以發現贓物的行為。轉移贓物,是指改變贓物的存放地的行為,轉移贓物應達到足以妨害司法機關追繳贓物的程度,在同一房屋內將贓物予以轉移的,不宜認定為本罪,但將某建筑物內的贓物從一個房間轉移到另一房間的,不失為轉移贓物。收購贓物,是指收買不特定贓物或者購買大量贓物的行為,對于購買特定的少量贓物自用的,不宜認定為犯罪。代為銷售贓物,是指替本犯有償轉讓贓物的行為。對于在本犯與購買人之間進行斡旋的,也應認定為代為銷售贓物。
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在明知是贓物的情況下,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行為,會發生妨害司法機關追繳贓物與從事刑事偵查、起訴、審判的正常活動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是贓物”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行為人必須事前與本犯沒有通謀,如果行為人事前與本犯通謀,就事后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贓物達成合意的,則以共同犯罪論處。
認定本罪的“明知”,不能僅憑被告人的口供,應當根據案件的客觀事實予以分析,只要證明被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或者代為銷售的,就可以認定。
“應當知道”是贓物,無論如何不屬于“明知”是贓物,否則過失與故意就沒有區別了:如果將“應當知道”是贓物的情形也認定為贓物犯罪,則意味著處罰過失贓物犯罪,但刑法并沒有規定過失贓物犯罪,相反,刑法明文要求行為人“明知”是贓物。然而,為了避免放縱犯罪,又不宜將明知限定在很窄的范圍。這就需要正確理解和認定“明知”。
明知是贓物,包括明知肯定是贓物與明知可能是贓物。明知肯定是贓物,是指行為人根據有關事項,判斷出自己所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的肯定是犯罪所得的贓物,不會是其他性質的財物。明知可能是贓物,是指行為人根據有關事項,認識到可能是犯罪所得的贓物,但又不能充分肯定其為贓物。因此,行為人對贓物的認識不要求是確定的,只要認識到或許是贓物、可能是贓物即可。基于這一理由,贓物犯罪也可以是間接故意犯罪。
對明知是贓物的認定,可以采取推定的方法,即從行為人已經實施的行為及相關事實中,推斷出行為人是否明知是贓物;如果推定行為人明知是贓物,行為人未作任何辯解,則推定成立。一般來說,應根據行為人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物品的時間、地點、數量、價格、品種、行為人與本犯的關系、了解程度等方面推定行為人是否明知是贓物。例如,商定在秘密地點交付物品然后實施窩藏等行為的,以明顯低于市場的正常價格收購大量物品的,對方交付的是個人不可能持有的公用設施器材或其他零部件而又沒有單位證明的,行為人明知對方是財產犯罪人、經濟犯罪人而接受其物品并實施窩藏等行為的,知道是禁止經營的物品而收購的,都可以推定行為人
“明知”是贓物。當然,推定不是主觀臆斷,不能取代調查研究,推定也要以事實為根據,而且對于推定結論應允許行為人提出辯解。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回答,如果收購了贓物的那么一般情況下是處罰的500到1000的罰款的,如果程度很嚴重的那么還有拘留5到10天的處罰,對于這些贓物在發現后應該及時的進行上報處理。有法律問題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飼養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公證機構及公證員的哪些為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3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