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淡化理論的核心是削弱了馳名商標的顯著性特點,降低了馳名商標商品的銷售力。判定是否對馳名商標構成侵權是以定性為標準,而不是以量化為標準雖然淡化理論是從保護私權角度出發,混淆理論是從公共利益出發,但是,淡化理論在加強了對私權利保護的同時,同樣達到了混淆理論中對公共利益的保護目的對于馳名律保護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和學說,分別是:混淆說、聯想說、淡化說,以及相對保護主義和絕對保護主義。上述法學理論觀點,深刻地影響了各國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且在立法方面存在不同及差異。由此,結合我國的立法及司法實踐,研究對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的理論問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對馳名商標的保護采用了相對保護主義原則,即商標權人禁止他人對其馳名的商標在相同或相類似商品中使用、注冊、仿制的規定。《與貿易有關的協議》(以下簡稱“trips協議”)對馳名商標跨類保護的規定采用的則是絕對保護主義的原則,即馳名商標權人有權禁止任何人在商品、商號服務標記、域名等領域使用注冊的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原則。不論是相對保護主義原則,還是絕對保護主義原則,都是對馳名商標區別于其它商標權保護的一種特殊保護,這兩種原則都是建立在“混淆說”的基礎上。trips中的規定以《巴黎公約》中的規定為基礎,對注冊的馳名商標進行跨類保護$類保護的依據是“會暗指商品或服務與注冊商標所有人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對于侵權商標(或服務)與馳名商標的這種聯系,歸結到消費者的主觀方面,即指消費者在對侵權商標與馳名商標聯系的基礎上因聯想而造成的混淆結果。因此,trips中對馳名商標進行跨類保護的理論基礎,依然是混淆說理論。所謂“混淆”,就是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某一商品或服務都屬于另外的生產者和商標持有人。混淆理論基于公共利益角度,從保護消費者權益出發,用消費者的眼光審視某一商品或服務是否構成對馳名商標的侵權。對于“聯想”說,美國法學家富蘭克·斯凱特《商標保護的理論基礎》一文中表述為:“以一種整體或互相關聯的方式來觀察,并考慮諸如商標的顯著個案的特殊情況,如商標與標記之間在音、形、義的某方面存在近似,且通過這一近似能產生標記與商標的聯想時,即可認定兩者近似。”即代表了“聯想說”的觀點。但聯想說只是判定侵權商標或標記的近似問題的依據,實際上是混淆說理論的擴展和延伸。實踐中各國在立法中并未廣泛采納為基本的理論指導和立法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標準不公布,我們可以在哪里查看
2020-12-28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破產后債權人拿不到錢怎么辦
2021-03-09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沒有聽證直接征地,我們該怎么辦
2020-12-20房屋拆遷營業稅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2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3